李程的创业日记20200317
企业教练来源于体育教练(起源网上可查),今天就讲讲和运动员培养相关的思考。
我是职业足球员动员出身(安徽少年队到成年队到俱乐部),见证了中国足球职业化过程的“不职业”。中国足球80、90年代篡改年龄、以大打小的情况司空见惯(我也将实际年龄改小了2岁),在这样的环境里几乎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体制来激发青少年教练挖掘优秀运动员的动机(在意识上每个教练都想带出优秀运动员),因为足球运动员的成才周期是10-12年,每一年现实的成绩压力让基层的教练只能揠苗助长(运动经费是和成绩挂钩的)。
再看看两个月前日本球员南野拓时2000万欧元转会英超领头羊利物浦的情况:在日本完备的青训系统支持下,青少年阶段的教练专注发掘和培养优秀球员,每支球队全年比赛不低于40场,成年队的主教练会搭建完整的俱乐部青训计划,足协持续培训基层教练,转会完成后,运动员12岁以后注册的各级俱乐部都从2000万欧元里分到了相对应的收益。
这就是机制!因为有这样的机制,青少年的教练会得到俱乐部更多的培养和关注,能力不断的提升,教练和运动员有实战的锻炼,教练安心的把目标放在运动员的挖掘和培养,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成绩。
职业足球教练的困惑如下:
1、基层教练收入微薄
2、业务能力提升缺少系统支持
3、训练多比赛少,教练实战能力检验不足
4、青少年运动员的成才和自己的关系不大,现实利益重要
如果用足球运动员教练的体制来看中国企业教练的发展呢?不只是几分相似,准确地说是非常雷同。
企业教练行业的困惑:
1、企业教练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2、教练能力提升缺少督导体系的支持
3、学习的课程多,实战的机会少
4、企业的整体发展和教练的收益没有关系,更多是现实收益
企业教练在经过专业的培训之后基本上就是自生自灭的状态。如果中国的企业教练行业有一个完整的培训、实战、督导、资源交互的商业体系——培训和培养结合,教学和实战结合,短期利益和长期收益结合,企业教练才能成为一个行业。
“寻路魔创”是为探索这条“培训和培养结合,教学和实战结合,短期利益和长期收益结合”的道路而生,期待更多的企业教练会聚在一起: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自然就会是一条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