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姐姐,有个弟弟 ,关系非常好。
但是当我把自己拉出来,用旁观者的眼光去眼见上一辈的人,见过他们虚伪自私的样子,才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好的,不是亲人就是无条件好的。
若是问原因,我只能说,很大程度在父母。
我是老二,我出生的年代在农村第二个女孩是很容易被嫌弃被抛弃的,但是我爸妈没有,对我们仨一视同仁,甚至于教育弟弟要尊重姐姐,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姐妹优先。
我奶奶只有5个儿子,没有女儿,不知道该庆幸还是不幸,我爸爸是不被喜欢的那一个,哪怕他干的农活最多,照顾老人最尽心,做人最老实,不争不抢不吵不闹,最后吃亏的是他,受伤的也是他,也许也因为我爸赚的钱没其他几个兄弟那么多。
父母的偏爱会对子女造成影响,我爸很少对爷爷奶奶诉说委屈,但凡开口,奶奶都会维护其他几个兄弟。而微妙的是,如果我妈或者我说叔伯们不该这么对待我爸时,我爸还不让我们说,还在维护他的那些兄弟们。
明面上大家都和和睦睦,背地里却什么缺德事都能做。好一家亲兄弟。过年的时候去奶奶家吃饭,都是度日如年,受不了他们的虚伪。
真是可恨又可悲。
(知乎摘取,原文816字)
过去的许多研究表明,兄弟姐妹间的关系质量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关系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自我的评价,对外界的认识,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长远一些来看,它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处事模式,对成年之后的心理状态也会带来一定的改变,甚至进一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小家庭。除此之外,和兄弟姐妹的关系质量还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内部的其他关系(如;母子关系或夫妻关系),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程度。
在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评价:温暖程度(warmth)和冲突程度(conflict)。温暖程度指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密程度,而矛盾程度则指兄弟姐妹间的对抗、争论和争吵程度。
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分成以下四类:
1、和谐型兄弟姐妹关系
第一种关系类型是和谐型(Harmonious),表现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较为亲密。有需要的时候大家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倾诉自己的烦恼,为对方提供支持。同时,兄弟姐妹间的矛盾较少,程度较低,当矛盾出现时也可以以一种较为成熟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的关系是四种类型中最为理想的类型。
有研究表明,拥有和谐型兄弟姐妹关系的儿童认为自己的焦虑和抑郁程度都较低。他们向外界展示展示出的暴力倾向强度也很低。同时,他们也认为自己在学业上的成绩要更好一些。研究同样表明,和谐型兄弟姐妹关系在女生之间出现的频率也较高。
2、高情感强度型兄弟姐妹关系
第二种类型为高情感强度型(Affect-intense),表现为对兄弟姐妹的关怀程度不低,但却也经常容易产生矛盾。该类型的兄弟姐妹关系在青春期最为常见,因为往往青春期是孩子们最开始认识自我以及自我和周边关系的时期。他们往往想展示出自己性格中独特的一面,想表现的与众不同,因此他们展现出的攻击行为也会相应增多。而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意识到自己对兄弟姐妹的感情也是在不断增强的。该类型的关系符合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相较于拥有和谐型兄弟姐妹关系的孩子们,高情感强度型的孩子会有更多的内在的矛盾。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价值是否比兄弟姐妹们都要低,从而图生出一种无力感。这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引导孩子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同时也可以注意不要将孩子过分的与他的兄弟姐妹们进行比较,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3、冲突型兄弟姐妹关系
第三种类型为冲突型(Conflictual),表现为和兄弟姐妹们矛盾较多,同时亲密程度也较低极端情况也可能会出现攻击行为。拥有该类型兄弟姐妹关系的孩子会遇到更多来自自己内心的矛盾。
研究发现,在成年早期,拥有该类型兄弟姐妹关系的个体会更多的感觉到抑郁。另一方面,和自己兄弟姐妹间不和谐的关系也会为这类的孩子们之后的社会行为带来影响。他们可能会发现,在学校里很难和同龄人相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类问题都是兄弟姐妹关系的一种展现。
4、冷漠型兄弟姐妹关系
最后一种关系类型为冷漠型(Uninvolved),表现为和兄弟姐妹交流很少,对兄弟姐妹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但是也不会经常产生冲突。研究发现,这类型的兄弟姐妹关系出现的频率最低,而且也许不是一直都存在。在儿童早期,兄弟姐妹间的生活大部分都是重叠的,所以相互之间难免的产生联系。而随着年龄增长,可能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相互之间的联系变少,冷漠型的关系才可能会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和其他许多事情一样,孩子们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在成长过程中也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自己以及外界世界的了解,孩子们可能会改变同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
该如何处理不同种关系?
作为家长,关注孩子们相处中的一些小细节。使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自己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不恰当的处理将对孩子和之间的关系造成直接二次伤害:
1. 如果发现孩子们之间有矛盾,引导他们去合理的处理矛盾。如果发现孩子们沟通较少,适当多组织一些家庭活动。
2. 当孩子们之间的问题已经超出了自己可以处理的范围,那么适当的求助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