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一粒骰子,掷出6的机率是六分之一,掷出1的概率也是六分之一,从纯数学上来讲,我们现在都明白。现在假设有一场比大小的局。在掷小就能赢的时候,有多少人在掷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轻一点?又有多少人认为掷出了4的时候就差一点就赢?两根长短不一的木棒,抽出长的赢,又有多少人会觉得主动抽取比等待别人抽剩下的赢面大一些?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做出了理性选择的时候却在回过头时轻轻摇头,这些在心理学上有很多的实验,特别是关于差一点就赢的实验。而很多的时候这个差一点就赢是如何左右一个人的选择。
解释赌博中的非理性行为:“差一点就赢”激活了与赢钱有关的区域,此时个体会产生愉悦感,尤其在个人操纵的情况下,愉悦感会更加强烈。大脑激活的模式可以解释为什么“差一点就赢”会使人继续赌博。有意思的是,在个人操纵的情况下“差一点就赢”,个体虽会感到不爽,但更愿意再赌一次。
上一段话引用自《寻找爽点》,一个可悲的名字,书的英语名是The Compass of Pleasure,书中自述刚开始译为愉悦回路,直译快乐的指南针。要不是在其它书中看到对它的引用和赞誉就错过了。
差一点就赢是一个心理陷阱,这个念头本身就是一个不理智的想法。我们无法做到去回避差一点就赢这个念头,但至少我们应该能做到,差一点,差哪一点,为什么会差那一点,这两个念头同时出现才是理智的行为。
不过在现实中很多的时候都只看到那些认为差一点就赢了,差一点就好了。差一点,走进去才会发现好远好远,而且还会越往前走离得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