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抠门婆婆突然变“天使投资人”,我慌得像被拔了网线的路由器
家人们谁懂啊!我家那位铁公鸡婆婆,连超市塑料袋都要攒三年重复用的人,居然在我开口要20万投资时,眼皮都没眨就掏出存折!这反转比八点档狗血剧还刺激,当时我握着存折的手直哆嗦,满脑子都是“这是亲婆婆吗?该不会是AI换脸了吧?”
说起来我们家的财政大权,早就被婆婆炼成了“紧箍咒”。平时想取个买菜钱,都得提前三天打报告,婆婆还得拿着计算器把菜市场所有摊位价格核算三遍才肯拨款。上次我想买个电动牙刷,硬是被她从“消费主义陷阱”讲到“勤俭持家美德”,最后成功让我用回了三块九包邮的塑料牙刷。
这次得知有个“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我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做心理建设,甚至偷偷写好了万字说服方案,从行业前景到收益模型列得比毕业论文还详细。结果现实给了我一个大逼兜——婆婆不仅没念“紧箍咒”,还笑眯眯地说:“年轻人敢闯是好事,钱不够再跟妈说!”
那一刻我突然悟了!原来人类骨子里都有“叛逆基因”。就像谈恋爱时,家长越反对,小情侣越觉得自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家这情况更离谱,婆婆越阻拦,我越觉得那投资机会是印钞机。现在好了,婆婆大手一挥同意了,我反而开启了“福尔摩斯探案模式”,把项目书翻得比高考复习资料还仔细,连标点符号都要研究半天。
突然想起网上说的“反向育儿”,原来婆媳关系也能玩这套!婆婆这招以退为进,直接把我从“热血投资人”变成了“风险管控大师”。现在我每天抱着计算器算收益,比婆婆当年算塑料袋成本还认真,甚至开始怀疑:这投资机会该不会是婆婆设的局,就为了治治我这冲动消费的毛病?
所以说啊,生活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开出惊喜还是惊吓。奉劝各位,要是哪天家里的“铁公鸡”突然变身“散财童子”,千万别急着欢呼,先把投资项目研究透,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防婆婆的套路更不可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