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教练技术培训在工作中的应用

      自从一年前在工作中开始接触教练技术以来,自己也翻阅过不少关于教练的书籍,并且在工作中零零碎碎地听取过其他内训师关于教练技术的课程,自认为对教练理论、工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与实践,但在工作实践中总感觉使用起来比较吃力,存在教练与被教练对象界限不清、定位不准、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长时间不知如何着手解决。所以,当在得知秦玮老师关于《商业教练技术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的培训课程时,我义无反顾的报名参加,秦老师的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另外一番享受,他的课程恰如其名:商业教练技术——更加贴近企业提升了实用性;而其人,则是集魅力与博学于一体,两天的课程体验下来,多次带给我灵感的激发,在原以为已经懂透了的内容处油然生出新的理解,比如GROW模型。培训结束后有收获的喜悦,带给我的思考也颇多,实践是学习教练的最佳途径,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就迫不及待使用课程中学到的内容投入工作实践当中去。

      我的教练对话的对象是公司的销售部门经理,他的主要障碍在于他团队有一名新人上手太慢没能按期完成公司的业绩要求,导致他团队压力也非常大,我们通过第一轮沟通,他不知道是应该劝退这名新人还是继续带好这名新人,通过进一步谈话,我们厘清了执行目标,定为决定留用这名新人,如何帮助新人尽快达到公司业绩要求。通过此次教练对话,我的思考如下:

一、有力的提问

      在企业内部,特别是身兼销售技能培训课程的内训师与培训对象对话时,经常容易将教练身份弄混,落脚点会落在给对方提建议、告诉对方如何去做。但这一次对话之前,我就明确了给建议的信息中嵌入的假设是:这个人无法靠自己找到最佳答案。因此,有意无意地,假设的是我作为教练比对方懂得更多。这次对话中,我还是明显能感觉对方有很强的防卫心理,在猜我要的答案,而我因为较少做这样的对话,提问缺乏线条和力量,这需要多练。

二、着眼未来

      诚如秦玮老师在课上提出的N+1,我在此次对话中有意着眼未来。“如果你这样做了能带来哪些积极的改变”、“为什么他对你的团队这么重要”,我有意使用这种方法,并注意观察对方的回答与状态,引导对方进入到充满激情的承诺状态。

三、有力的聆听

      专注度较低长久以来困扰我的问题,这次的教练对话,我有意使用了重复对方的话来提升自己的专注度,比如:“换句话说,就是你对这名新人的检视度不够,对吗?”;“那么你的意思是如果放弃这名新人,你将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招人对吗?”等等,这样,让我更加注意聆听对方的关键词,并准确使用这些词,让对方感受到我有力的聆听,并愿意继续与我交流,这很关键。

      由于时间有限,第一次对话我暂时总结出这些内容,后期希望通过反复练习,达成更好的效果与自我总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