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元旦休假第一天,上午闲散的在家继续看吴军老师写给女儿们的信《态度》。
第30封信是“为什么要读非小说类名著”,书中一开头讲到他的小女儿正是通过大量阅读小说,让阅读的速度变得非常快,理解能力提升了不少,而且对阅读本身也有了兴趣。于是,这里也可以说读小说是有用的。
我也要想办法,让女儿对阅读产生自发的兴趣,是不是从小说开始引导呢。
与一班老铁也相约从1月份开始,对读书营100场分享进行听后写的复盘,寄望真正运用起来。这两天正好重听了第一场“更好的读书课”。当然,成年人与在校学生的阅读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不同的阶段与场景,我们要区别对待,比如我们就不能从选择小说开始,而是建议从实用书籍开始。
这节课我听了好多遍,不知道为什么,听了我心中找不到一个逻辑主线。
当我准备写这一篇课后复盘时,一直在想,以什么角度来写呢。猫叔对我们的分享,到底是针对什么样层次的阅读者呢。从不看书的小白,还是平常就很喜欢阅读的人,我们分别能从中收获什么启示呢。针对不同的人,什么才是最好的读书课?
答案是:通过大量翻书,找到你的书,一本一本读;想快,先慢;以教为学,及时去讲去写。
1 怎么找到你的书
书单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一是看大平台书评及推荐榜单,二是看你信任的人的推荐。比如写了《人生效率手册》的张萌,她选书,就是在关注的领域找那个可靠的作者以及出版社。
但是对于刚刚开始进入阅读大门的朋友来说,可能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发展的专业领域。所以,还是从多翻书开始。
猫叔建议去书店,去图书馆,多翻,广泛的看与读。从这个翻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适合读的,先养成阅读的习惯。
提炼:
01 多翻书。
02 从喜欢的书和作者,去关联更多的好书。
2 快读的误区
猫叔说,听很多人讲,一年读了多少多少书,让人感觉读书好容易呀。通过读书这件事,让你快速怎么怎么样?有了这些能力让你牛逼。但是我们要警惕“快”这个词。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很重要。如果地基没搞好,这个大厦是不是很容易轰然倒塌。
所以首先,必须端正态度,读书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举个例子,我学炒菜,就是从小站在灶边看我妈炒菜,后来自己不断改进,加上家人的反馈,越炒越好。回想我妈妈,不也是看着外婆姨妈炒菜学会的,再与邻居学习,大量的观摩,大量的实践,再改进,再做。就这么形成了每一家的私房菜的。对吧?
猫叔说他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用过很多的方法,可是却发现很难坚持。所以,我们不要太关注在其他人的方法,而要在做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
再说,一定要快读吗?快读就一定适合现在的你吗?比如,平常就很少看书的人,你说我现在要读书了,想迅速看很多的书,这现实吗?
首先,你的词汇量不够。就比方,你是做财务的,财务上的词汇于你就是日常语言。其次,你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时也会跟不上。
我这三年读了挺多书的,而且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什么秘诀?
两个字:多读。
你说这不是废话吗?我就是想多读,所以才想快嘛。
事实上常常是这样的。刚开始入门去阅读,好比一个人身体很弱,突然说要成为一个跑步高手,讲究各种技巧,他能吗?不能,他的体能先就跟不上。此时是不是应该先去调养身体,而不是跑得更快。
所以想要快速阅读,首先要大量的阅读练习,积累词汇量,提高大脑处理信息的阅读量,阅读的质量和数量,自然就提上来了。
提炼:
01 读书不容易,一定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02 有用的不是方法论,也不一定都适合你。
03 阅读像炒菜一样,观摩(看),实践(做),改进(练),再做,重复以上步骤自然就快了。
3 及时输出
找到了合适的书,也开始了阅读,那如何能有效的将书里的内容化为自己的呢?
猫叔建议,以教为学,及时去向身边的人,讲一讲读后的感受,或者写一段文字。如果能列一个马上能拿来用的践行清单,将更好不是吗?
我认识一位朋友,最开始她也是跟着阅读的团体一年读了50本书。有了一定阅读基础后,加上花很高的费用,去有针对性的学习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之后,她采用了一个很特别的方法——快速看书,马上语音直播分享——一年下来影响了几千名小伙伴,不但成立了自己的读书会,还举办了年会,让小伙伴们站上了舞台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彼此赋能。
她是怎么把读书这件事情这么快落地的呢?
第一 她读了一本书,马上会践行书中的一两个观点。当下就用起来。
第二 她马上将这样的阅读感受和践行的收获,分享出去。
只有用起来,使书上的道理真的与自己的生活发生了联系,才真的成为自己的东西,也记得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写了很多读书笔记、画了思维导图,却仍然感觉记不住,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成年的阅读,还是要更“功利”一点。
提炼:
01 学到一两个关键点,马上在生活中用起来。
02 以教为学。马上讲,马上写。
阅读入门,不需要特别的仪式感,先做一点是一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