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思考力》:思考清晰,表达有力

读《结构思考力》,学习结构化思维,让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现我将本书的一些重点内容归纳如下:

一、4——结构思考力的4个基本特点。

1、论——结论先行。

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思想,且要出现在开头。

2、证——以上统下。

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3、类——归类分组。

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个范畴。

4、比——逻辑递进。

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二、3——结构思考的3层次模型。

1、理解。通过思考,将隐性思维显性化

2、重构。将显性思维结构化。

3、呈现。将结构思维形象化。

三、5——结构思考力的5个步骤。

第1步,明确理念打基础。

第2步,基于目标定主题。

第3步,纵向结构分层次。

第4步,横向结构选顺序。

第5步,形象表达做演示。

四、3——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步骤1,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以及结论。

寻找哪些是观点,确认哪个是结论,找出支持结论的理由。

步骤2,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

步骤3,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的内容。

五、3——归纳论证的3种子结构。

1、时间顺序。

2、结构性顺序。

3、重要性顺序。

六、2——2种顺序

1、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其两个步骤分别如下:

步骤1,设想问题,从对方角度出发。

其中,设想问题的5w2h原则是:

what:是什么?做什么啊?目的是什么?

why: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理由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who:谁来做?谁负责?谁完成?谁承担?

when: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完成?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where:在哪?何处?在哪做?从哪入手做?

how:如何做?怎么合作?

how much,:做多少?完成量多少?合格率多少?费用多少?

步骤2,回答问题(回答必须是结论)

2、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做聚合。

第一步,收集信息并罗列。

方法:找共性,通过共同点概括结论。

第二步:分类。

方法:情景想象,面对面你会跟对方说什么?

第三步,概括总结。

方法:善用修饰,提出可以感动人心的结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