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进18/21 2020-01-18

文化差异与认知差异在工作生活中无时不在,比如同事之间,家人之间,朋友之间等等,这几天就体验了一把。

举个同事之间的例子,有位同事之前在世界500强工作,2019年加入我们,从外地来参加公司年会,年会之后,他对主办方提了一个小建议,咨询我是不是说的有点过。

一般提建议,如果本身没做好的话,对方心里会很抵触,别人再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这需要改,那需要改,当事人会很烦。

我说你给对方提的什么建议呀?他说,年会很不错,大家付出了努力,只是能否在节奏上做个缓冲,颁奖和吃饭,演出,留出一段时间,节奏有些快。

我立马反应过来,这绝对是很好的建议角度。每年我们在年会时,总感觉怪怪的,原来是节奏太快,赶赶赶。工作人员高度紧张,演员们也不敢吃饭,领导们忙着张罗外部的客人和公司的员工。弄得大家都没有时间,真正坐下来品尝美食,聊聊天,欣赏演出,导致大家都很疲惫。

对于一直处在这种环境下的人来说,很难跳出思维,想到这个点,这已经成了我们的既定模式,不会想到从这个点改进。

正是同事更多的经历和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视野也逐步扩大,感恩遇见。

所以,在遇到不同文化和认知差异的情况,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

这种开放是心理上的,不一定一步到位,我们可以多几次经历,记录自己的心理动态,先接纳自己。

再次遇到这种提建议的情况,就会很开心的接纳,因为我们心里有这样的期待:哇,他又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哎,我一定要听听。

几次磨合下来,对双方都是很好的触动和改变。

然后我们就会适应对于不同的文化和认知背景下的沟通和建议,总结如下:

1.原则:不同角度,看到即可;

2.方式:尊重,不争辩,寻求最佳路线;

3.过程:在沟通和碰撞中,不急于争辩,谁对谁错,少一些控制,少掺杂别的因素,更多回归到事情上,就事论事。

4.结果:收获建议的同时,还能感受语言,肢体,眼神共同的作用,一点点体会到思想互动的美~

每天三件事20200117

1.各类打卡:早起,每日精进,三件事,英语单词口语,读诗学习,keep运动,完成。 

2.公司绩效考核终稿送审,完成,并且得到部分回复,加速了进度。

3.过年物品采购,完成。很顺利,虽然加班回来有些晚,碰巧都开着门,买了女儿回老家用的各类食物,日用品,衣服,转了四个地方,满载而归。

小确幸:

1.从同事那买了洗发水,送给部门下属做新年礼物,大家都很开心。

2.大家对于绩效都在赶着往前做,感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放假休息在家,大多数时间能陪孩子尽量陪孩子。 两个熊孩子也是奇怪的很,见我在家的时候,就不要奶奶陪了,想必当妈的都...
    爱折腾的李杏阅读 79评论 0 0
  • 自从2003年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专门史(儒学)方向研究生以来,不佞一直亲身经历、参与着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这是一种...
    大宋逸民阅读 683评论 0 1
  • 孤独从来不是随性而至,需用文火熬炖。 一直想提起笔将自己变成文字,却又被表达斩断了前进的动力。干脆放下一切的思...
    内攵阅读 298评论 0 0
  • 布衣暖,菜根香,最是文字滋味长。 北漂多年,终日忙忙碌碌,东奔西走,很少有闲暇时分,何况身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禁锢的...
    秭归秀才9条命儿阅读 32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