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曾在《名人传(米开朗基罗传)》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如果这是一种标准,那刘姥姥就是《红楼梦》中所塑造的英雄,说这句话,怕有很多人不认同,刘姥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太太啊。没有什么大不了。真正的英雄可以力挽狂澜,也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始终如一的保持着内心的良善,有些东西,因为稀缺,而变得弥足珍贵。
刘姥姥是一个对自我认知很明确的人。
相对于她入的贾府,她家的地位身份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她是不会去往贾府求救的,因为她爱着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女儿和外甥,而脸皮薄的女婿又不要意思出来求助,刘姥姥便自行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带着板儿来到了荣国府,向王夫人求助,没成想王夫人忙,或者并不是真的忙,我们后来知道王熙凤是向王夫人讨过示下的,得知并不是很要紧的亲戚,所以在这个时候王熙凤的态度就有一定的反转,但是她是大家闺秀,不可能说就这样把这“穷婆子”赶出去,于是就象征性的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然后再给她一吊钱,让她好租个轿子回家,这里可以看到王熙凤虽然势利眼,但是内心仍旧有善良在的。因为一开始王熙凤的态度让刘姥姥觉得自己这一趟会白跑,拿不到一丝一点的帮助,没想到这凤姐最终还这么为刘姥姥着想,凤姐或许觉得这二十两银子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刘姥姥来讲,这就是她们一家人的救命钱,所以她对凤姐很是感恩戴德,也是因着这样的因缘际会,把凤姐的命运和刘姥姥拴在了一起。
刘姥姥绝不是那种吃完了上顿没有下顿,没有生活规划和安排的人,她不会依赖于别人的救济,而是对自家的生活有着明确的规划,也勤劳,七十多岁了还在田野中劳作着,当然劳作带给她的是命运的馈赠,她的身子骨很强壮,就像带着土地本身的活力。一个人爱不爱自己的生活,爱不爱当下自己的状态,爱不爱自己所置身其中的命运,透过她的行为习惯就可以体现的出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往往会遇见对一些木讷,失去了生活的激情的人的描述,那就是眼神浑浊,动作迟缓,做事没有目的性……,相对比之下,在乡野中摸爬滚打了七十多年的刘姥姥来讲,她不是,她的身体中掩藏着茁壮的生命力,和内心永恒存在着的朴实和善良。
《红楼梦》中将刘姥姥的描述推向高潮的便是第三十九回和第四十回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因为第一次进贾府,她只和王熙凤和平儿见了面,对她来贾府的使命并没有完成。透过刘姥姥这个人,曹公建立起她对贾母,对妙玉,对宝玉等人的关系,透过人与人之间的对比,来完成这一部分的使命。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带着大量的农产品来的,这让生活在深宅大院里的贵族太太和哥儿,姐儿都感到非常的新鲜。因为他们的贵族生活已经精致到看不到生活原有的样子,曹公在这里描述了一道用茄子做的菜,但是刘姥姥讲哪里是茄子,一点茄子味道都没有,王熙凤就把这个配方和做的过程悉数的说了出来,一道菜几个茄子要用十几只鸡来煨着,能尝到什么茄子味。所以就通过贾母之口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我正想着个地里现结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想你们田地里的好吃。这是贾母所说的,刘姥姥怎么回的呢?“依我们倒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这里是一种对比,不管是贫穷富贵,都有自己生命里的不完满,而勇者就是能够在这不完满的世间自在独行。这是老人与老人之间的对话,都是经历了世间沧桑的人的对白,都有自己生命中的“想得而不可得”,于是心中了然。
刘姥姥的自知,同时也在提醒着贾府上下人的自知,但是身陷富贵中的人难有危机之感。比如在秦可卿去世的时候,曾经给自己比较要好的王熙凤托梦,提醒她贾府终有一天会走向没落,让王熙凤提早做打算,但是王熙凤没有这么做,她没有这种意识,反而是贾府慢慢的走向没落的过程中,是她拆东墙补西墙的在苦力的支撑着,如果她听了秦可卿的话,估计后面就不会那么艰难。刘姥姥的自知,在于她对自己的地位,生活以及尊严的自知。她能很快的适应自己在贾府尤其是贾母面前的角色,不拘谨,不卑怯,而是很自如的陪府中上下的人脑中玩,因为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在这些人眼中都是新鲜的,好玩的,能够让人捧腹大笑的,这些普通百姓的日常言语成为贵族夫人以及儿女的欢笑的来源,其实也是一种生动的对比。
刘姥姥热爱着她的家人,热爱着对她好的人,所以她将自己的一切都努力的奉献给对她好的人,甚至最后拼着生命危险以及大家族的禁忌,把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偷偷运出贾府,阻止住巧姐被卖的命运,善良在刘姥姥心中是一个底线,别人对她好,她就要报答,就这样简单,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报答,对一家人来讲就是一场命运的救赎,如果没有王熙凤当年小小的善心救助,就不会有当下巧姐脱离魔掌的可能。
相对于贾府的没落,最终刘姥姥九十多岁的年龄,仍旧身体健朗,家业逐渐的达到小康水平,生活逐渐向好,这就是来自乡野的普通百姓的念想:不怕日子苦,因为经过辛苦打拼,日子会一天天的变好的。只有热爱着生活,生活反过来才能真正去爱你。
这是刘姥姥身体力行给我们讲的一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