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课的修学,我再次认识到由惑和业导致了结生相续,导致有情无尽生命的延续,有情生命的实质是有漏皆苦,只有断除轮回之因才能究竟解脱痛苦。
能够造成流转生死的因有惑和业两种,其中烦恼是根本,因为业是建立在烦恼的基础上,有了烦恼就会不断地造业,有了烦恼,业才能产生作用。但这样并不是说断除烦恼后就不会再受报,因为每造一种业都会有二种结果,即:心行上的结果和客观上的结果。通过修学我们可以将内心的烦恼灭除,但是给他人造成的结果仍然还在,所以还有可能要受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受报只有身体上的痛苦,没有心行上的痛苦。消除内心的烦恼之后,我们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所以对治烦恼非常重要!
本期重点内容就是带领我们一一去认识烦恼,了解烦恼的特征。烦恼一共有十种:贪、嗔、慢、无明、疑、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这十种烦恼我应该或多或少都有,只是因为缺乏敏锐的觉知力,所以还没有完全察觉到它们的存在。现在我能够明显觉知到的几种比较粗重的烦恼分别是贪、嗔、慢。
贪的烦恼特征就是对境界的粘住,难以从中解脱出来,贪的越深,与贪著的境界粘得越紧,心就随着贪著的境界变化而跌宕起伏,如果要去除贪著,就会像被撕裂一般。贪的范围太广泛了,不仅仅局限于贪财、贪色,像对子女的爱著、对事业执著、对感情的追求、对舒适环境的追求、与别人在方方面面的攀比……,等等这一切一切皆是贪的烦恼。想一想,我的心难道不是整天都在这些东西上打转吗?得到了想要的就无比兴奋,没得到则心灰意冷,失落难过,内心总是被外境所左右,心与贪图的境界粘的非常的紧,难以分离,贪的烦恼主宰了我的喜怒哀乐。
还有就是嗔,嗔的心行特征是对有情以及制造痛苦的各种境界表现出愤怒、忿恨、嫉妒、恼害、怀恨在心等等,在嗔恨心的作用下,内心的嗔恨会逐渐增加,甚者能够增到无比大,而且有强烈的报复心理。
自己有时会陷到嗔恨心中,特别是跟家人最容易产生嗔恨心,因为跟家人不会自觉主动控制情绪。但是自己也存在着嫉妒心,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如果不自己观察可能都没有意识,但是通过修学主动观察自己内心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也有很强的嫉妒心理。
自己虽然很少有大发雷霆的时候,但是内心不愉快、不开心的情况还是会有的。但是我发现自己在梦中却出现过大发雷霆砸碎东西的情景还有大声争吵的情景,不知道是不是造了业,但却说明自己内心存在着强烈的嗔恨。
还有自己会远离某些看不惯的人,虽然不会有矛盾冲突,但是却不愿意接近,其实这也是自己内心存在着嗔恨心的原因。
我慢之心,主要表现在交友方面,觉得朋友在家境、学识方面不如自己,自我感觉良好,自高自大,这是非常不好的。
这十种烦恼无始以来占据着我的生命,记得师父曾经开示过,我们认识的世界决定于我们的认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心的映射,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惑业,所以除了惑业我们什么也看不到。那么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自己内心惑业的体现,我还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现在却悲哀地发现原来我们是自己惑业的奴仆。
我认识到只要还有内在的烦恼,生命就依然没有得到解脱。当我自己感到各种不如意的时候,其实不是外界给我造成的困惑,而是自己内在的烦恼起了现行。当外界的人或事让自己不快活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外界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断除内在的烦恼,是内在的烦恼引发了自己的情绪。如果没有了内在的烦恼,无论再有什么样的对境,都不会在内心留下痕迹,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在和解脱。
本期法义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认识到了烦恼是什么,烦恼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哪些,从现在起我会对我自己的起心动念进行观察,认清烦恼的真实面目,从而断除它,不再让它主宰自己的生命,从而走出烦恼,走出轮回。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