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腻了的一句话,“读了很多书,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也许反复会问到自己的,都是同样的原因,所以所谓的听腻的,不光是话,还有过腻的生活。
正是反复的生活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式,又无力改变,只能妥协的过着,才会腻着了,人多半会沉溺在自己梦想的生活中的,不但不腻,还不想出来。
有多少人能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呢?应该有很少,理想的东西都是一种追求,是精神层面的,不需要在现实中达到,只有那样,才有那份神秘的境地,人们都是希望自己的精神追求永远都被那块神秘的境地笼罩着的,想去达到又不知道能不能达到,反正就是想去达到,并且坚信一定能达到,那是信念,执着的理由。
我会觉着自己的生活不是自己满意的,因为离理想的差太多,继续的状态已经不是不懈努力达到理想化的斗志强烈的我了,反而是灰心,抱怨自己的不才,再努力已是白费的状态,半途而废的境地了。而且现在的生活认知也只是用金钱,贫穷和富有来凭据的了,有钱就是富有,能够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收获荣誉,尊严,自尊心,没钱就会贫穷,就一无所有,唯有的更是自甘堕落,也许不光是现阶段的我,可能有很多年轻人,亦如此,之所以这样,造成的原因多半是相同的:现实的压力,世俗的偏见,有钱富有阶层的鄙视等等。
现状就是现状,目前就是不可改变的状况,我需要的鼓励是生活的质量,人生的意义不光是金钱,荣誉那么简单的,确实如此,自古以来,富有的人不计其数,可能有谁知道呢?历史不分辨这些,历史什么也不分辨,都说历史是一条河,你污染我,我净化你,流走你,不断重复,所以让人记着,要有贡献和意义。所以生活的目的来了,怎么过都能过,富可敌国也可能被充耳不闻,尊严啊荣誉啊该冲走还是一股脑儿冲走,穷困潦倒大义凛然的也是冲走,可家喻户晓的名声就是不会消失,所以吧,个人的自我价值能实现,就好了,实现到什么份儿上,就看个人的能力了,那对待生活也就只能该怎样就怎样了,踏上了生活大道,就走下去吧,不要半途而废,即使走到了半途,突然怀疑天怀疑地怀疑宇宙万物,也要坚持走下去,不要报废之前的人生,度过了就有存在的价值,能坚持全程走完一段路也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