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让魏姐告诉你什么叫规矩!什么叫体统!

很少看宫斗剧,一堆女人为了一个男人,勾心斗角闲得吐血,不过中国古代的后宫确实没事儿做每逢节日还好,平时就只有逛逛御花园,早晚请安,会点才艺的就在自己的宫里弹琴作画刺绣,不和“姐妹们”斗一斗,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我是个连《甄嬛传》都没整体看完的人,在电视上拉拉杂杂地看了一些,这次却死心塌地地认真追了《延禧攻略》,看了几集之后,虽觉剧情有些狗血,但看着实在过瘾,痛快!看着一个个斗争结束后双方大佬最后一面互解宫斗心计时,也是服气编剧的,再不自觉地把《还珠格格》联系起来,趣味横生,更有“上一届的宫斗冠军嬛嬛、容麽麽(打不出来女字旁?!)的少女时代、我劝你善良”这些梗着实好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两天还泡书店看了两本关于清朝历史的相关书籍,也在网上看了不少乾隆令妃等的轶事,我真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追剧归追剧,魏姐的宫斗看得我真是爽,主角光环无可厚非,电视剧可不就得这样整嘛,古代版《杜拉拉升职记》,就当今社会来说,这些体统和规矩(不好意思受了尔晴的支配)确实管用。

打不过我吧

没有办法我就是这么强大

追不上我吧

啦啦啦啦啦……

社会我魏姐,人狠话也多

魏璎珞,魏佳氏,即令妃娘娘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的生母

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一路升级打怪

平均两集KO一个对手

降妖除魔,成为皇上的宠妃

最终被封为孝仪纯皇后

好比从一个月薪3000的职场新人

一步步成为月薪10万的董事长助理

魏姐不圣母,不矫情,有心机

人若犯我,我必还人

一朵“黑莲花”

我们都心疼“白月光”富察皇后

可是人生是自己的

苦水自己咽下

死后才能做“富察·容音”

有什么意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活得自由且美丽

本来举着傅璎大旗(看脸)

可是乾隆和魏姐的糖甜得发酣……

果断倒戈

呵呵女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魏姐得宠后没有急着生孩子,没有想着母凭子贵,而是以自己本身的优良特质让乾隆对她死心塌地,生活轻松愉快。仗义,为皇后两肋插刀,让皇帝有安全感。独立,以不求代替求,无为而治,不拜金。有用,古灵精怪,胸有大略,为大猪蹄子献计。

魏姐知道对自己好,保养好自己,拎得清轻重缓急,看得到什么东西最重要,而不像辉发那拉氏一样患得患失,顾此失彼。在假期加入的一个公司里,我负责写推广文案,公司的主要推广产品是燕窝和面膜,一日心血来潮翻了好久老总的朋友圈,她是个90后,自己独立做大了品牌,带着团队出国,参加各种酒会,轰趴,盛大赛事作品牌推广,活得十分励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皮肤好到爆,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十分明确,有安全感和做自己,跟魏姐一样地野心勃勃又快活自在。

拥着带锋芒的善良

你洒我一杯茶,我泼你一桶水!

乍一看魏璎珞这个人物跟善良丝毫不搭边儿

她开篇便霸气宣称:

“我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宣言

所有给她下绊子的人

上至嫔妃下至绣娘

视情节严重度而定

统统领了盒饭或者吃了教训

善良可不是滥好人

倒应该是强者的温柔

快意恩仇,设置好自己的底线

不让别人随便侵犯

同时还护好人周全

让坏人无处循形

魏姐对端庄大度的皇后娘娘投桃报李,拼死相护又矢志洗刷其冤屈;对心直口快却心无城府的明玉格外宽容,相互扶持并肩作战。善良不是软弱的伴生品,而是惩恶扬善的洒脱与痛快。当下太多的善良变现在高高挂起或是一味宽容,伸出援手却如隔靴搔痒,我们需要魏姐这样的善良,它可以带来“好人有好报”的宽慰,和“恶有恶报”的震慑,这好像有点道德绑架的意味了,不过约束自己倒不为过。你若不仁,我就不义!撕就撕,谁怕谁?左手拈花,右手持剑。

做事靠谱是最基本的素养

在社会上

会说话,是情商

会做事,是“硬”商

魏璎珞能赢

还依赖于她出众的能力

靠谱的执行力

让人能够信任她

放心把事情交给她

皇后寿辰,绣房按例要为皇后献上凤袍。同为绣女的玲珑嫉妒璎珞,设计偷走绣凤袍用的孔雀羽线,剪坏凤袍。所有人都在担心受罚,魏璎珞当机立断去库房翻找替代绣线。之后,她把自己关在绣房,连夜赶工,绣出了新凤袍。做事靠谱令人放心,上司皇后自然看在眼里,明在心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工作中出了意外,谁都不爽。但单纯的抱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在推卸责任。只把锅抛给外来因素,想不到任何解决措施,这也就意味着,在下一次意外来临时,你很可能又重蹈覆辙。

如果给你钱,上司凭什么愿意给你再一次的试错机会?以为谁都会像父母那样无条件包容呀。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做事永远不出错是不可能的,有了问题是惊慌失措推卸责任,还是冷静下来寻找解决方案,足够看出一个人真正的能力。

哈哈,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网络上流传出这样的图片,造谣全凭一张嘴,辟谣的人跑断腿。早上坐轻轨总是习惯拿一份《都市热报》瞅瞅,这不,辟了个谣。不过也许一点也不重要,我们都习惯于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好比因仓央嘉措而出名的那首情诗,不是他写的,为了心中的美好或者别的什么欲求,世人大都愿意相信是他写的,有什么所谓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时候还木有引进摄影技术鸭!

0.0

还有个恐怖的消息,要开学了!

我不是才放暑假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