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六出花终于到家了。这是在花卉直播间新识得的一种花,一直寄养在主播的大棚里。隔着手机屏幕,眼见着它纤弱的枝条一天天壮实。经过一冬的暖阳,再来一场春雨,就把那些腋芽里悄悄酝酿的花蕾催开了。
主播说他要等到这茬花全开了,拍了样品照片才发货。这自然遭到了我强烈的反对。于是,一盆花叶大红,一盆大花深玫红的六出花,就顶着它们的花苞摇摇晃晃的来了,我以为这就是春天来了。
六出花于我而言是陌生的,也是美丽的,是那种隔着距离的生疏的美。当主播将镜头拉近,第一次看到它时,隐匿内心对于美的怜惜马上就要被唤醒,却瞬间又让我在大自然的光华面前垂下了眼帘。被上天眷顾过的美总是笼罩着一层梦幻的光环,让人陡然生出无力挽留的伤感。
那天,镜头里铺满花箱的是一簇又一簇洁白的花朵。白色的寂静脱俗与生俱来,当这种出离尘世的气韵降临在花朵上,既便是挤挤挨挨汇成一片,也不能湮没个体的存在,每一朵都兀自独立,生出刹那的惊艳。我好奇它被唤作六出花的缘由,仿佛也在此刻有了答案,莫非是命名者明心见性,寄情于物,取六根出离六尘之意吧。
可事实并非如此,深究起来六出花竟是古人对雪花的雅称。上网一搜,立马带出一长串含有“六出”的雪花古诗,当一句“众香不复推沉水,六出分明是雪花”跳脱出来,不觉哑然失笑,到底见识浅了。众多诗句中,我最喜欢两句,“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吹开六出花散点,转盼杲杲扶桑红“。不是花时又现花,寒冬时节百花凋零,而飞扬的雪花却带动诗人的心意在季节之间随意转换,这份挥洒自如的浪漫在中国古诗中俯仰可拾。
我眼前的六出花,也因生有和雪花一样的六片花瓣而得名。如果再朝前追问:雪花缘何叫六出呢?难道全然是因为六片花瓣的缘故么……或许,最初它就不只是随形赋名,还暗含着另外一层深意。细想起来,美仑美奂的花又有哪一朵不似雪花般难留世间,才生即灭,来去无痕,运气好的也不过是在按下的一声声快门中徒留一朵朵虚幻的光影。残红入泥更护花才是花的宿命和轮回。
“你看花儿多红啊,笑话一般散落地上“,耳边一响起这首歌,泪水便溢满了眼眶,繁华的尽头竟是这样不堪。”你看世间朗朗有光照,留了树荫送我乘凉“,还好,歌手紧跟着又唱了一句,收紧的心随之松快了许多。天地也并非全然不仁,总会留些慈悲,给有情万物撑起一个片刻观想的时空。
直播间里,主播向花友们介绍:六出又叫“智利百合”。这名字显然是产地与形态的结合,直白无趣也容易让人误会它是百合的一种。六出花属于石蒜科,六出花属,并非本土植物,近些年才在花市上流行起来,今年春节就有人在朋友圈晒出它的插花美照。做成鲜切花的六出,常被称为“水仙百合”,虽然它花朵似水仙,茎叶像百合,可将两种形态相近的花名简单组合,未免敷衍。
给花赋名之于古人是一种思想和审美的表达,极具文化的仪式感,或随物赋形,或持之有故,或博引诗文,总之不会随手敲定一个符号了事。如今,人们更在意的是对花的姿态、色彩、香气这些具象美的极至追求,是追着春的讯息在桃园、杏林、油菜花田里撒欢的恣意纵情。相比之下,那些默默将思绪、情感付诸草木去感知和表达事物的方式,就显得烦琐沉闷了,已与今人的心境相去甚远。
我不敢说这是一种倒退,还是进步,况且花花草草并不在乎。你看,百合依旧娇艳,水仙依旧开在冬天,六出依旧一茎向上花分六瓣,按照自己的意愿生长,赋名是什么要紧的事吗?没有名字,你还是你,她还是她,我们都是自由的花;有了名字,你还是你,你只能是你,你是我心中的花。
主播的镜头从白色花丛上移开,手机屏里刹那换了一番天地,粉、深粉,紫、浅紫,红、玫红,黄、金黄……姹紫嫣红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原来六出花还可以穿过寂静“轰——”的一声激起万丈尘嚣,这样明灿灿的,不吝于浓墨重彩,尽情的绚烂。是我错认了吗,上一片刻和这一片刻,哪一个才是你?
我恍惚大悟,原来那个在花丛前给花赋名的人,一定和我一样,第一眼看到的是六出白,雪花一样的白,于是心头涌起一句“深夏犹飞六出花”,便在花笺上轻轻按下一方印章……
一个多么奇妙的误会和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