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在周庄“梦里水乡”旅店的噩梦中醒来,摸摸两手的拇指,还好,没有被军犬咬伤的皮破痕迹。在刚刚死去的那个梦境里,给我看病的年轻医生不冷不热的告知语言还让我胆战心惊,“需要打六针,连续一个月。为了生命着想,你自己看着办:打还是不打?”环看黑暗的四壁,静听窗外无声的夜,我不禁笑了,笑得很轻松。
女儿沉沉的酣息,在空调房的温暖里很有节奏地起伏着,像均匀漾动的淀山湖的柔波。这样寂寂的夜,佩着女儿粉红色的睡梦和春天般柔柔的鼻息,让我觉得甜蜜、安宁。六个小时前,游览夜市归来的两家大人坐在旅店的阳台上嗑瓜子东拉西扯闲聊。女儿和同学家的乐乐妹妹把厚厚的羽绒服脱了,疯玩在大床,各自拿被子盖在头上当大侠的头巾。这样大胆的创意让两人都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尖脆的笑声透过落地玻璃窗的缝隙,落在前边水道的灯影里舞蹈,跃到朦胧如画的屋檐上翻飞。小人的透明的快乐总是这么强烈地激荡着大人的内心,屋里的嬉戏和阳台上的话题,自然形成了对应,和谐与丰富着周庄之夜的内容。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自驾游玩具有九百年历史的周庄古镇,是自己馈赠给自己的假日礼物。用同学的话来说,是为了“透一口气”。长期“潜水”在城市的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下、游走在有形无形的漩涡暗流里、冲突在理想与现实的苦苦争斗中,身体之累与精神之苦化为了生命的底色,状态的的与徐志摩的小诗《甬道》中的描写没有什么两样。大时代中芸芸小人物的命运,几乎都雷同,无论你身处什么职业、享受什么职称。一个“房奴”的名分,就足够让你大半辈子翻不了身。当沉重的大山压到肩上的时候,大象与猴子的感觉是一样的,悟空与凡人的感觉也是一样的。能够喊出“不自由,毋宁死!”口号的,这样的勇气只有革命家才拥有。而和谐社会中不是革命家的我们,只能靠做贱自己来获得苟延残喘的自由。富甲一方的沈万三怎么样,在朱元璋皇家的权势与威 严面前,连本来就是的“猪蹄”也不敢说,只能低三下气地可怜地借用尊重和避讳(“朱”与“猪”同音)的堂皇理由,唤之为“万三蹄”。万三蹄的肉的确香酥,很好吃,但无论是历史还是传说,都活生生且极充满智慧地告诉我们:只有做贱自己,才能获得体面的生存。而且,这样的所谓体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不住的。因为真正的自由,并不由我们自己掌握。
随手翻看几页南怀瑾的书,书中谈到了怎样看待“生活之苦”的问题,大概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看不到生活的苦,活着只为了挣一张飘浮在尘世间的虚无的“面子”。二是苦中作乐,这样同样会迷失了自己。三是直面生命苦的底色,在苦的海洋的冲洗下不断净化自己、提升自己,直至成就自己。宗教家、大学者的智慧的确高深,寥寥数语,便说透了人生,让人不得不佩服。但是,生活是要靠体验的,我们绝大多数人的体验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密切相关与第一种、第二种态度。至于这态度的第三种,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呢?
周庄的夜是纯粹的,不含杂质的。这样的宁静的夜,再配上女儿的轻轻的鼻息声,在喧闹的城市中很难感受得到。又想起了同学“透一口气”的无比土白的话,觉得也充满了哲理。是啊,生活永远处于“在别处”与“在此处”的不断穿梭当中,尽管真正的自由我们不能完全掌握,但“穿梭”,在许多的时候我们是能够掌握的。如果觉得需要,自己就大着胆子去“穿梭”一把,又有何妨?透气是为了换气,换了气之后,再继续去潜水。人生不就是这“换气”与“潜水”的交替往复吗?这样想着,便开始迷迷糊糊地慢慢睡去。
在睡着之前的沉沉的状态中,之前那只咬我的军犬再次出现,同时还一起出现了许巍唱的那首叫作《漫步》的歌曲。歌词是,“很多事来不及思考,就这样自然发生了,在丰富多彩的路上,注定经历风雨。让它自然地来吧,让它悄然地去,就这样微笑地看着自己,漫步在这人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