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班会课,我受到隔壁班班主任的启发,把我们五楼北一个学生请到班里去讲讲。作为班主任,开了将近一年的班会,我觉得自己说话越来越啰嗦,每天无非就是纪律学习之类的,学生听得多反倒没有什么感觉,学生分享交流反而有些吸引力。
这位过来做分享的同学给我们教休室的老师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被大家戏称为“王老师”,他似乎不会感到疲倦,每天对学习充满热情,课间总是和老师们讨论问题,考前能为班里学生做文科辅导。我有时候看到他,都不禁感慨:如果我当年这么用功,肯定会学得更好吧!但是我高一时和他的思路不太一样,我把很多时间都放在理科学习上了,文科确实没怎么钻研,在高二时也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再看看自己班的这帮小孩,和上学期相比,进步了很多,但是一天到晚浮躁,很难静下心,教育多次后我已经放弃治疗了。我这一年把自己高中、大学的成长经历差不多说了个遍,他们都是在听热闹,开心过了完事,很少有人能够思考自己的人生。
距离期末考试不到两周,我和他们会为这一年划上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