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成语故事)

距今约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有个叫华陀的医生,不仅对病人的病情诊断得非常准确,而且无论男、女、老、少,还是内、外科的病,他都能治好,人们都非常相信他。华陀在我国医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有一天,倪寻和李延两个好朋友都感觉头痛脑热的,很难受,便一起去找华陀看病。

华陀一边给倪寻诊脉,一边亲切地问道:“你哪里不舒服了?”

“我头疼得很,额头还感觉很烫啊。”倪寻低垂着头,没精打采的,样子很是痛苦。

华陀拉起倪寻的胳膊,把完脉后,给倪寻开了一剂泻药。

“我和他一样,也是头疼脑热,你给我也开一幅这样的药吧?”李延见华陀给好朋友开药,认为自己和倪寻得的是一样的病,图省事儿,就建议华陀给他俩一起抓药。

华陀把药给倪寻后,示意李延伸出胳膊,然后一边给李延把脉,一边观察他的眼睛,脸色,并让他伸出舌头发音。检查完后,华陀给李延开了一幅感冒药。

倪寻和李延拿着药,对看了一眼,对药方很不理解。他俩明明都是头疼脑热,为什么要用不一样的药呢?便问华陀:“医生,你是不是搞错了。我俩都头疼发烧,明明得的是一样的病,你怎么一个给泻药,一个却给感冒药呢?”

华陀笑了笑,认真地回答说:“你俩虽然都是头疼发烧,但是倪寻是因为吃得太多,食物积在胃里不消化引起的,所以要吃泻药;而李延是因为衣服穿少了,在外面被冷风一吹,着凉才引起的。你俩的病情虽然一样,但病因不同,我当然要针对症状,给你俩吃不同的药了。”

两位病人听到医生合理的解释,都很放心地把药吃了,第二天两人的病都好了。之后人们就把针对不同的病状用不同的药称为“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的原意是指医生针对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引申意思就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