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在现代各行各业中,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对于服务的见解来。很庆幸,我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选择了服务性行业,服务行业的经历让我在服务方面的培训辅导中,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服务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近期,在进行着银行业的项目辅导,项目的本质是提升员工的服务形象、规范、技能与管理者的服务管理。在项目执行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暗访式的服务检测,还是现场的服务督导,员工的服务行为存在着一种即要求则标准,放松则遗漏的现象。而与管理者沟通时,也多听到希望提升员工用心服务的意识,能让管理者在与不在一个样。
其实,银行业多年来对于服务的要求一直未曾松懈过,每年都会通过阶段性的服务争优赛事、每月星级员工评定、不定期服务视频抽检、早班会 案例分享等等各类管理手段进行服务提升。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这些现象呢?我们与员工进行沟通过后得知了一些情况:A员工表示服务规范与动作都知道,只是当工作忙碌起来时,常常会遗忘一些动作,所以有时没有坚持;B员工表示他是新人,还在学习中,所以做的不是很标准;C员工表示,做好做不好都一样,客户一样可以给我好的评价;D员工表示,我也很想做好,只是大家平时都那样,我做好了反而显得怪异。
综合以上员工的表达,可以得知服务习惯未能养在的原因,不仅仅是员工的服务意识问题。人员的新旧交替、老员工的职业倦怠、管理者的日常引导、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等都会成为服务规范化与常态化的障碍。
那如何强化服务的规范化与常态化,让员工的服务质量能得以保持呢?这里我们强调,服务不是一线员工或管理者某一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从上至下的共同努力。
客户的满意需要员工的优质服务,而员工的优质服务需要管理者的引导与激发。外部顾客(客户)与内部顾客(员工)都需要企业的关注,他们的满意度同样重要。
接下来,我们从管理与培训维度来提出服务管理四步法,以供一线服务管理者参考。
第一步:规矩方圆、制度约束
无规矩不成方圆,针对重要的服务规范需要建立奖惩制度。制度难不在建立,而在执行,这里考验的管理者对于服务提升的决心与魄力。制度建立时两点注意:1)让员工共同参与制度制定,加深员工对制度的认可,事后打印并全员签名,形成约定;2)制定执行,需设定巡检频次,频次需经历习惯养成期及习惯保持期,期间根据员工表现,频次调整由高至低,后期习惯养成后,可常态化执行。
第二步:服务氛围,激发活力
制度约束是一种人性的压抑,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逆反情绪或因惰性而出现问题,服务氛围的营造,是让员工保持状态的有效方式。服务氛围如何营造:1)构建:找准关键的服务懈怠时机,构建服务争优的活动;2)宣导:组织宣导会议,邀请领导参与,宣传荣誉强化精神激励;3)行动与目标:执行争优活动,每日公布争优排名,制造学、比、赶、超的竞争氛围;4)展示:荣誉落定后,组织分享回顾、领导颁奖、荣誉上墙等形式,强化荣誉氛围。
第三步:以老带新,以新带老
新员工加入后,很多管理者会担心服务质量的下降,其实不但不必担忧,反而应当将新人加入理解为团队服务提升的关键时刻,只要做好了这两个动作:1)以老带新,常用的新人帮带方法,只是传统师傅帮带也需要制定辅导计划,强化帮带的时效,并制定奖励措施;2)以新带老:老人可教新人学习,新人可激发老人服务意识;新人转正设立特别早班会,请新人分享转正感言与服务理解;并抓住新人成长的每个机会,引导老人学习新人的服务热情与主动。
第四步:常态辅导,温故知新
服务动作需要成为服务习惯,而习惯的培养需要除了上除的制度、氛围外还需要不断的训练。有效的利用各类辅导的机会,开展不同的服务训练。1)服务动作训练:早班会利用1至2分钟的时候,安排服务动作训练,可挑选日常表现较好的员工带领;2)优秀案例分享:针对优秀案例,需提前提炼优秀的服务话术,在案例分享完后,组织员工进行话术学习;3)服务规范回炉: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服务规范的回炉学习,并强化规范给服务工作带来的好处。
路遥知服务,坚持在人心。我们都知道,好的服务也许不会为企业带来短时的效益;而良好的、持续的服务口碑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客源。服务的提升是长期坚持的过程,而服务的坚持取决于管理者对于服务提升的决心,
对服务管理的耐心,对服务效益的胜负心,更取决于全体员工对企业与客户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