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04年,在兰州第一次现场观看皮影戏,看完后为皮影戏的“悲情嘛簧”所激动,跑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把现场就背下来的一句唱腔,立即在encore软件上制作出了乐谱。
2006年,与导师一起商量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乔老师提建议了两个题目:陕北音乐文化的整体研究,环县皮影戏,我提了西秦腔研究。第一个题目工作量很大,第三个题目偏音乐史较多,后定为环县皮影戏。
2007年春节,我第一次到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实地考察皮影戏,此后至2010年完成学位论文,前后实地调查约半年时间,先后观看了十几个戏班的各类演出,尤其是无论是跟随敬家班去各个庙会同吃同住看演出,还是在他们家窑洞里住宿一个多月完成采访,情同手足,我几乎成了敬家班的家庭成员。此后至今,或者去环县,或者请敬家班到上海、北京、南京、西安等地演出,无论在哪里?他们只要出现,就如我的亲友团到场了。
十余年与皮影戏的交往,除过“悲情嘛簧”的不断感动之外,他们许许多多有关“灯影人生”的故事,一直如鲠在喉。宁二曾建议我能写一写有关皮影戏的故事,迫于自己干巴巴的学位论文写作习惯,实在羞于出手。经过新生大学的“逼迫”(“按语”:我的第一篇分享)、“21天爱上写作”的训练(一个老逗比的21天持续写作总结)和目前已经坚持连续写作66天所产生的心态的变化,准备花几天的时间,把多年来压在当年完成学位论文纸背的一些故事、心情、感悟吐出来。一方面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人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皮影戏,另一方面,也是回报我在多年研究皮影戏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很多人的帮助与教益。
是为序。
1
城里音乐会的演出一般都会以节目单与招贴广告向公众推介,上书演出时间、地点、内容及表演者介绍。界时也会在约定时间,观众穿戴整齐地前往,在整齐的座椅中坐下,保持现场安静来“欣赏”演员的表演。
皮影戏演出(基本都在庙会)既没有节目单,也没有内容预告,就连开戏时间也是等到观众基本到场才开始。如果是正会日,因为是社家会长或懂戏的老年人点戏,点完后会告诉周围的人。如果是“挂灯”、“夜止”日由戏班选择剧目时,除个别“不耻下问”者问问艺人之外,大多数观众基本上不知道将要演什么戏。一般都是在戏开场之后,由懂戏的人听其剧中的名字,来判断唱什么戏,然后小范围地传出这个消息。
这是一个“熟人”社会,这是一个熟地、熟人、熟事、熟时发生的一个熟悉的戏剧故事,无须介绍,无须广告。
这是长期的农耕文化形成的思维方式,春耕秋敛,年复一年,既使颗粒无收,明年还得重复。既使庙会看的人越来越少,明年还会上演。
2
皮影戏演出的剧目,都是百听不厌的熟事、熟曲。
我在考察中,经常听到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见到敬家班之后说“我听了你们三代的戏了”、“你父亲唱这一出戏时,唱得热火”等。
环县皮影戏的剧目一共只有180余出,现在最好的前台(挑皮影戏、演唱者),能唱“吃本戏”也就是几十出。他在庙会上演唱几十年、几千场戏,是不会演唱新剧目的,观众更不需要新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