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与被看见,看不见与不被看见。

人有五感,视听味嗅触,各有千秋。

有些感觉是相互的,有些感觉是独立而存在的。有些感觉相对被动,有些感觉是主观上的。

视觉,可以算得上是最具精神的感觉吧。

眼神的交互,情感的交流。你不仅可以看得到实际存在的物质,也可以“看得到”来无影去无踪的时间。既可以与人四目相对面露愠色,也可以目送秋波一见钟情。

看见与被看见,也是贯穿《理想国》全书的一条线。


这是今天辩论活动的辩题之一。

“是不是任何人得到可以隐身的介质之后,都会做出以前不敢做的恶事。”

试想你会隐身,隐身之后所做的事情可以不被任何人发现,不必承担一切后果,人性的弱点日益暴露,并且愈发显著,你是否还会保持“清心寡欲”的本心与正义?你将如何克服拥有“绝对权威”的挑战与考验?

在不被别人看见的地方,你能否经得住世俗利益的诱惑而不违背道德准则(即我所理解的正义),你又能否主动站出来伸张正义,即便善不一定有善报。

冥冥之中似乎有这样一只看不见的手再推着你,一直往前走。

或许是少数,但总是存在无欲无求的人的。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是渴望被看见的。

说“默默无闻”可还是会为人们所知、所赞扬。

所谓总是在刷“存在感”,经常称自己为“小透明”,都是我们渴望得到社会关注的表现。(这里的社会不是指全社会或者媒体之类,或许只是身边人,学校、家庭、单位等等)

可也有人,卑微得如同一颗沙砾,一粒尘土。

杨绛先生有这样一件脱不下的隐身衣,料子是卑微。

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比方说钱钟书曾经有一段时间便是“默存”的状态,不愿被人发现,受到万众瞩目,甚至是,受到残酷的迫害。

这也印证了这件隐身衣的好处。

虽然我还是无法做到不慕名利的逍遥自在,自得其乐的超然万物。


当你离开了洞穴,发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你发现之前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一个虚幻飘渺的影子罢了,而外面的这一切,才是真真切切。

而在我们的世界之外,是否还存在着更高维度的世界呢?我们究竟是活在现实,还是活在一场大梦之中?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阶段,迷茫于这些探求本源的问题。

也不重要了。或许我们就是生活在一场梦境之中,那又何妨呢?我们人类现在的科技尚未发现更高的纬度、平行的宇宙等等,可是太阳依旧东升西落。哪怕在一场梦中,也要将这短短几十年活出自己的价值,其实这样就够了。


生为人,在感觉的基础上,附加上自己的情绪与理性,现象结合意志,构成了我们的价值观,这也是我们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

从具体,探寻本体,再回归具体,正是我们的道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附赠高手秘籍和时间管理秘籍) 古典 点评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你站在了不同的认...
    lemonWr525阅读 820评论 0 0
  • 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写作业时,鸡飞狗跳,乌嗷喊叫!前一秒如漆似胶,后一秒叮咣就削! 我们给孩子的爱,...
    碎碎妖阅读 434评论 4 15
  • 有次去车站等人,结果晚点一个多小时。天气有些凉,无奈又期待地等至晚上十一点。旁边是位很帅气的大男生,带着一只白色大...
    柒愔阅读 324评论 1 2
  • 当我们最深陷于反应模式时,往往是我们最不记得拿出正念的时刻,比如说当你刚发现你的孩子被学校停课,或者你的伴侣刚刚承...
    昙心阅读 1,26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