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是十月底,2018年的余额也已严重不足,尤记得年初许下的心愿,可依然没有要实现的趋势。
一年的光阴唰的一下,又快没了,今年一人带两娃,每天都是在忙碌中度过,对每天流逝的时间全然没了感觉,世界里只剩下了天黑和天亮。
在每一个辗转难眠的深夜,我就在想,如果有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会做出远嫁的决定吗?答案是:不会的!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卖,每一个选择过后,无论是什么样结果,是欢还是悲,我们都只能全囊接受了。
今年是远嫁的第四年,只回过一次家。此时此刻才知道,从前的自己有多傻多天真。
婚前,天真的以为,回家不过就是一张机票的事情,距离隔得远,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奔着那一丁点所谓的爱情,就此抹掉了之前二十多年生活的痕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漫漫他乡路。
现在,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笑话。也深刻体会到了离开容易,回去难。一张机票而已的回家之路,那是不差钱的人的权利,跟我这种依然生活在刚知温饱状态的人没有一点点的关系,之前想到了各种问题,唯独没有想到会依然穷着,四年了,经济上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善,以至于现在,对回家已是一种奢望。
每次跟家里人通电话,都会问什么时候能回来啊?这也是我想知道的答案啊,何时能归家?
就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答案,不敢给家里人,每次只能含糊地说到时候看看吧,可这看看吧,又即将看满一年的光景了,还是定不了能不能回去。
远嫁的女儿啊,就是父母丢失的孩子。想看,看不了,想抱,抱不了。就是想做一顿便饭,都没有办法实现,唯有通过冰冷的电波可寄相思。
远嫁的女儿,顾起了孩子,就疏忽了父母。怀老二后,爸爸妈妈怕舟车劳顿的远途,怀着孕吃不消,就说风生完了吧,生完了再回。生完老二后,爸爸妈妈又经常安慰我说,等孩子再大点吧,怕回去不适应,生个病什么的,孩子也遭罪。(老大那会回去两个月,就因为不适应,感冒发烧了好几次),其实,天知道,他们是多么地想我们能立刻马上就可以回去啊。
每次在电话的那头,妈妈总是试探性地问:几月份能回来吗?那会天气正好,不冷也不热,孩子也能接受。那会你喜欢吃的鸡也正好养肥了,回来了想吃多少都有……在电话这头的我,听着心里发酸,可除了一句看看吧,真的不敢给妈妈一个大大方方的诺言,我怕到时候我实现不了,我怕给了他们希望,在他们日盼夜盼地数着日子的时候又给他们失望。一句看看吧,每次对于我又何尝不是一种煎熬呢?
家,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仅隔着上千公里的距离,还有那因为贫穷而限制了我的回家之路。
回家,是多么温暖的一个呼唤,而远嫁的我只能在心里默念千百遍。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成了我心中的痛,一种连呼吸都跟着痛的痛。
想家,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想念妈妈煮的饭,想念坐在爸爸摩托车后座被风吹过的感觉,想念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想念曾经一起同吃同住共奋斗的闺蜜,想念那总也吃不够的抱罗粉,喝不腻的老爸茶,想念那记载了我整个青少年时光的母校,还有那曾走过的每条街和巷,想念……,所有的所有,关于家的一切!
归期未有期的人儿,愿你,心中之愿,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