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第六、七两章,描述了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斗风筝比赛。阿米尔在今年的斗风筝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并在哈桑的“协助”下,拿回了最后被割断的那只风筝,使得阿米尔得到了父亲的赞美。然而,在哈桑追回了那只风筝的时候,却遇到了阿塞夫和他的两个党羽,阿塞夫原本只想要那只风筝,但哈桑知道这只风筝对于阿米尔的意义,为此,哈桑被阿塞夫凌辱了。这一切的发生,都在阿米尔的眼皮底下,但阿米尔逃跑了。不只是因为软弱,而是他希望拿这只风筝去赢得他爸爸的关爱,为此,哈桑成为了宰割的羔羊-他必须付出代价。
就像我们知道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人们祈求风雨,就要宰割禽畜去祭拜。禽畜也是生命,但我们从来不会考虑它们的感受。在阿米尔逃跑的时候,他的内心,似乎认为哈桑和禽畜没有什么区别?
“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对于哈桑而言,他觉得阿米尔和他是朋友。哈桑是个正直忠诚的人,这样的人认为别人和他们想的一样,通俗点来说,就是把世界想的太美好。因为他不知道,他的“朋友”,-阿米尔可不怎么认为,阿米尔从来没有这么认为,他还曾经羞辱过哈桑。所以,这件事情就演变成,在阿米尔有困难的时候,哈桑总是挺身而出;而在哈桑有困难的时候,阿米尔总是懦弱逃离。
阿米尔这一转身,让他得到了那只风筝,也得到了他爸爸给予他的微笑;但他失去的更多,那颗愧疚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扎根发芽,终有一天,他将无法面对这颗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