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位钓鱼爱好者。有一次,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挣扎,殊不知,越挣扎,鱼钩就陷得越紧,越难以挣脱,就算咬钩的鱼成功逃脱,那枚鱼钩也不会轻易从嘴里掉出来,因此钓到有两个鱼钩的鱼也不奇怪,甚至有些鱼儿两天被钓十余次。在我们嘲笑鱼儿很笨的同时,阿德勒由此提出一个相似的心理概念,叫做“吞钩现象”。
其实我们人类也会出现类似的吞钩,可能是一种模式循环往复,这种模式有可能是无意识的,比如关系,比如婚姻等等。
明明受苦,却又无法摆脱,重蹈覆辙。就像上瘾了,就像一种受虐倾向。
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还可能会复制到儿女身上,比如母亲的婚姻很不幸,一波三折,那么有可能她的女儿也会有这种模式的重复,而且惊人的类似。
我们及由学习心理学或者体验个体咨询来觉察自我,发现潜藏水底的无意识模式,并慢慢的打破,从而蜕变和成长。但这个过程并不都是美妙的,可能会有痛苦地挣扎,或有眼泪的奔涌……
但是这就像按摩,按到某些年久失修的穴位或关节,疼得让人窒息,但是结束之后将是无比的放松与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