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一部名叫《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综艺节目,较之于时下热门的综艺真人秀、情感征婚剧,这部央视文化综艺节目秉承着传播中国诗词文化的美好初衷,在一轮又一轮的诗词博弈之中,不仅让我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汪洋恣肆与蓬勃大气之余,也让我不由地从心底发出感叹,
每个人都应该在诗意的人生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
如果说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那么读诗和不读诗,拥有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那种被浓浓的诗意所长久浸淫濡染的人,在骨子里在灵魂里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与豁达,眉宇间总有一样恬淡从容的平静与镇定。我想,这便是诗意人生中最诗意的面容吧。
在节目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第一期第一个上台答题参赛者的只不过是一个时年七岁的二年级小女生,可是小姑娘一点也不怯场,反倒是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还时不时地点评诗集中的作者、来历,解诗评诗一气呵成,真的是“丈夫未可轻年少”。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我和他们差的不仅仅是能不能背下四千首唐诗宋词,还在于是否能在诗意的人生中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诚如海德格尔所言,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
想到这里,我的思绪忽而被拉回到相隔千里之外的故乡黄冈,这个古时被称为黄州之地,那里曾经从流落过一位拥有跌宕起伏又乐观豁达的千古诗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他对大好江山的无限赞叹,也有对人生沧桑的乐观直面。从奔腾汹涌的长江巨浪转而写到“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里有他对命运的抗争与求索。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有他对往昔遭遇的追忆与缅怀,也有对当下处境的泰然与淡定。从“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到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这里有他对人生经历的凛然与豁达。
谁道人生无再少?面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他对未来生活的坦然与时间的抗争,也有对未来无限美好的向往与寄托。从山间小溪、松下小路到迷恋青春活力的召唤,这里有他对时间流逝的抵力争取和不惧不悔。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梭烟雨任平生。有他搏击风雨的豪情满怀,也有他对政治坎坷的笑傲任之。从雨中吟啸的狼狈不堪到夕阳斜照风雨过后,这里有他对生活所遇挫折和困难的不畏惧不颓丧。
他就是苏轼。一个将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的如同诗情画意般的人物。
谁说诗意的生活总在远方?将失意的人生过得如此诗意,恐怕这才是最诗意的苏东坡。诗意的生活,不是奔赴千万里之外只为目睹一场陌生的风景,而是即便在人生最失意落寞之时,也依旧能高喊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将生活的残缺与不满化作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这便是对诗意的生活最完美的诠释。
《世说新语》里记载:“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古人移情于物,更有甚者,忘情融物,物我合一,凡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皆是生活。
可是在当下的生活里有人常常早已找不到生活的归属感,当别人用心经营着各自诗意的生活,而他们却在失意的时候难以自拔。
因为这部分人只知道抱怨和指责世间的种种不公和困难,却不知道找寻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在他们看来花费漫漫长夜苦心孤诣思索人生的归属,远不如玩一场游戏打一桌麻将的痛快来的舒服。
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但更需要有归属感的诗意。因为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局。
如果说,这个世界最浅薄的关系就是,你的一个错误,便足以让他忘记你所有的好。
那么,这个世界最浅薄的生活就是,你的一次失败,便足以让自己放弃以前所有的幸福。
这幸福之中当然还包括你人生的归属感。
有的人喜爱音乐,那么聆听一场柴可夫斯基的《小夜曲》就能找寻他的归属感。
有的人喜爱书法,那么临摹一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能找寻他的归属感。
有的喜爱庖厨,那么掌勺一锅众人绝口称赞的家庭盛宴就能找寻到他的归属感。
诗意的生活不在于于形式的诗意,更在于内心能否拥有一份诗意。叶芝说:“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快乐,那他的生活也会变得快乐。”同样,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诗意,他的生活也会变得诗意。
诗意地生活,是为了更好的照顾我们的精神世界。无论何时何地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千万不能亏待了自己的精神。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里,如古人一般诗意地生活。
诗意的生活绝不是简单地为了远方而去远方,诗意的生活应当是即便是到了远方,也要带上自己的灵魂和梦想,否则即便是到了远方,依旧找不到人生的归属感。
我的朋友,
我也愿你能在诗意的生活里寻找到属于你的归属感,因为那属于你的归属感,才是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