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与平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连续看了好几本书,村上的两本新小说一本杂文集,还有几本号称经典的,比如《老人与海》和时下盛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

这次想说的不是书的内容。

这几本书是在书店买的,买的时候很不情愿。不是不喜欢这些书,只是在书架上反复翻找,这几本恰恰都是那种精装本——就是那种书皮很硬,书很沉,摆在书架上挺像样的那种。我找不到平装本。

只好就这样抱回家,慢慢翻看。举着太沉,不适合躺在床上看,书本摊不开,需要一边看一边用手指按牢,翻页多了,手腕手指都不舒服。总之,这种书,除了硬硬的书皮一翻开好像能给人一点不太恰当的书卷气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一幅站在书柜边翻开某本大作的画面,不过这种画面常常与读书本身无关。

是那些照片里电影里一表现大文人,就少不了大书桌和身后的大书柜,以及书柜里一排排烫金字的各种经典名作。

其实应该还有一个印象,外国电影里那些学生,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总是在图书馆翻看极大的硬皮的资料书,不过似乎他们的硬皮书足够大,书页足够柔软,总能完全摊开,还总是图文并茂。我们的精装本,好像并不这样,看起来总是有些费劲。

还是找到了看这几本书的方式——坐在马桶上时,刚好可以把书放在膝盖上,高度尚合适,时间也不会太长,翻起来不至于太累。

幸好这几本都不是很厚。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他夜夜笙歌的花园里,有一间书房,一个喝多的了不知从哪儿来的男人指着装满精装本的书橱大笑,抽出一本翻看,还惊异地说:原来真的是书!

看到这个情节,我不禁莞尔。

精装本似乎只是为了装点书架用的吧,其实我也一直怀疑,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装饰品,只卖精美的书壳,让那些想要显得有文化的人不必花太大的代价。

精装本似乎真的只是为了收藏,为了多年以后,经历过搬运、挤压,我们活着我们的子孙从某个角落里或者书橱的深处,拿下来吹去灰尘还能翻开阅读?也许我对未来没有太远的规划,传世这种事,不太会去想。

所以只要能买到平装本,我就不愿意买精装本,不只是价钱的差异,阅读的感觉也很不同。

因为我买书是为了阅读。我需要的是方便阅读,能随时随地携带,能方便地翻开,做记号,纸张柔软有弹性。甚至有时,会因为一本书的手感而反复阅读。

平装本是身边的一个朋友,或者,有时候,就像手边的衣服、笔、工具,是可以随时亲近,随时拿起,属于我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个默默陪伴的普普通通的素面朝天的闺蜜。

而精装本,则总让人有几分距离感,仿佛盛装出席的贵妇人,隔着面纱,不可随意亲近。

在书店,我发现,好多书往往要专门出精装本,至于用途可不止是阅读,甚至主要不是阅读。

那些厚厚的大部头,再加上硬硬的书皮,抱着尚觉得沉重,会有多少人去认真看?

也许是我浅薄了。也许有许多人会沐浴更衣,正正经经坐在书桌前看这样的书,不必捧着。

而现在,恐怕越来多的人喜欢看电子书,但我还是喜欢书本握在手里的感觉,每本书的内容,和它的纸张、重量、手感,以及那些让我心动的句子印在某一页的样子,标题目录插图的设计,都一起构成了我对这本书的记忆。

也许你喜欢精装本的精美,我还是寻找我的平装本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几个point 1、关注合并现金流量表 2、由利润表或资产负债表编制而成,没有拿现金表去验证另外两表的意义。 3、...
    拉蓝卡阅读 472评论 0 0
  • 四舅昨晚九点半去世,享年73岁。 四舅年青时,1米75的个子,皮肤白净,国字脸。不管是放在过去还是现在来看,都算是...
    橙子熟了ye阅读 459评论 2 2
  • 1 我今天30岁,婚龄3年,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 拿着新鲜出炉的离婚证,感觉一切都还是在梦里。 我实在是想不通怎...
    五月说话阅读 747评论 3 6
  • 不知道为啥 看安东尼的文字就很容易安静 还有难受 为了中和中和 我听甜甜的歌 陷在软软的椅子里头看书 暑假时候前女...
    spearmint_阅读 3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