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爸爸回农村老家,跟我们一起回的还有二舅和二舅妈。
二舅在超市里购物时,爸爸说让我们等会儿,他说他回去找我妈妈拿一点钱,回去可能要用,我说我们有可以给他,他还是坚持去找我妈拿,他说我妈手里有现金,害怕我们要用的时候又懒得去取。
等他来了我和LG开车送他们回去。
待我们又回城里,妈说爸爸只拿了100元现金,因为她手里也没啥现金,也没有去取。我说爸爸怎么也没有跟我们说呢,他不说我们也不知道呀,那他一个在在家里要买东西需要用钱怎么办呢?不过还好的是现在基本上都可以用微信、支付宝。
后来打电话说起这个事,爸爸说“以前你们上学,我都是主动给你们寄钱,从来没有等到你们要的时候才给呀,你们现在给与不给,那都要你们自己主动,得看你们自己,我怎么好意思直接问你们要……”。
虽然爸爸在说这话的时候也是笑着开玩笑式的说,我们也知道他说话通常也都是这样的语气,但是他的这翻话真的是说中了要义,顿时问得我哑口无言,思绪万分,我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才好。
是呀,父母给子女钱可不是你要才给。怎么反过来,到子女给父母钱时情况就不一样了,非得要才给吗?
我想着说,我们现在也没有多少积蓄,刚刚才还完贷款,还处于事业的成长期。
可是父母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他们也曾经年轻,他们也曾经没有多少钱,但是他们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才有我们的衣食无忧。
所以,父母为了儿女都是很无私的。
有些时候,在金钱方面,他们不对子女说,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给的时候他们拒绝,也不代表他们不需要。他们只是不想因为自己给子女太多的负担。
爸妈现在也都五十多岁了,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要是再年轻一些,我们也可以外出去挣钱,你看现在周围那些人在外面打工,一年不说多的,两个人挣个十来万还是不成问题的,如果我们多挣点,也可以让你们负担小一些,要是再年轻一些多好”。可见,父母总是无时无刻不在为子女在着想。
而我作为子女,又安慰他们说,我们现在都已经工作了,每个月都有工资,你们不必要再那么辛苦,又不是还在读书阶段,更何况你们现在虽然不算老,但是也不年轻了呀,不要天天想着还挣多少钱的事儿,想着也累呢。
然而再回想一下自己的所做所为,是不是只是话说得好听呢?
有没有真正的实际行动让他们每天过得舒心,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文章。
我想,这方面可能自己需要努力的还有许多。
我的一个同事就做得很好,因为她是独生女,她说她每个月工资一发,她就拿5%给她爸妈,奖金也是一样,自己少花5%并不会觉得不够用,还让他们随便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一片孝心,她跟她父母说,她涨工资,她爸妈也涨工资,哄得两个老人非常开心。
另外,还有一堂弟,才20来岁,他在外面打工,也非常靠谱,完全不像才20岁的小伙子,从来不是挣多少花多少,因为他每个月工资到手后,就会给她妈妈邮寄2000块,其余的才会自己拿来花。
我想,也许他们的父母也不会用这笔钱,可能都是存着让他们某天需要的时候再拿来给他们,但是他们的这一做法也确实给我树立了榜样,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