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个人的三八节
文/静月听风
前两天就说好了一起约着过“三八”节,为此,我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哪想到,弄了半天,还是空欢喜一场,终究还是习惯了一个人医治节日伤口。
某人一直带着被人惦记、被人照顾、被人疼爱的光环,从来没有过节的仪式感。更何况前两天他就说要组织单位上的女同胞们吃饭。为了避免一个人过节的尴尬,我约了两个同病相怜的高中时的同窗好友,说好三八节这天,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吃蛋糕,给自己过个三八节。
从来没有主动过三八节习惯的我,一直憧憬着龙年三八节的美好,晚上居然兴奋得睡不着觉。
本来计划好一大早起晨跑,然后洗头,然后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和两个女伴相遇。可当我拿起手机才看到信息,她们两个居然都还在上班。
我顿时没了兴趣,赖在床上不想起来,晨跑也泡汤了,头也没有洗成。大约九点才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想到16号要去参加龙耳厂的迷你马拉松,我得找个装手机的腰包,而家里只有儿子才有腰包,我记得原来就挂在正对门口的衣柜粘钩上。可当我走到儿子房门口才发现那包不见了,我猜想是儿子带到学校里去了。可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想不想被儿子放衣柜里了,打开儿子的衣柜,衣服裤子乱七八糟地塞满衣柜。儿子大了,为了让他养成好的习惯,我和老公很少插手儿子房间的整理。可一向喜欢干净整洁的我,实在有些看不下去,只得帮他收拾起来。该挂的挂,该鬓的㬪,该丢的丢,一弄就是半个小时。可喜的是,那个腰包居然就埋在那一大堆零乱的衣服下面,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惊喜吧!
收拾好儿子的房间后,来到餐桌旁,看到前几天买的置物架还没安装,我三下五除二打开包裝,拿出大大小小的组件,正准备着手安装,电话响了。我以为是她俩提前下班,准备出来过节了,一看手机是黄老师打来的。
黄老师是评标专家,退休后经常去参加评标活动,有什么新的政策他总是最先得知,我赶紧接通电话。黄老师开门见山,说有个场外标因为有个专家需要回避,需要补缺一人,问我是否有空去参加?还说时间不会很长,最多一个小时。本来今天是准备好好休息的,可是想到这两个家伙失约了,倍感失落,于是立马答应了下来。
俗话说,早起三关,迟起三慌。想起其他人都在等着我,我用最快的速度涮牙、洗脸、化妆、换衣服,急匆匆就出了门。不然走出小区二三百米才发现忘带手机了。
我得骑小黄车呀,没有手机扫码怎么骑?容不得多想,我立马又转身回去拿手机。当我马不停蹄赶到评标地点,时间已过了大半个小时。好在另外两个专家都是评标能手,竞争性评标对他们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整个评标过程都非常顺利,不到一个小时便结束了。
走出评标场所,拿出手机一看,我们的三人群里什么反映都没有。我写了“什么情况”几个字发了出去。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回复。
“大概她们改变注意了吧?”我心里想着,在祥姚路上转来转去,不知道该去哪里?
“去图书馆看书吧,至少那里可以让你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想到这里,我从阳光城A区和C区之间那条路径直走过去。
“叮铃铃。”手机铃声响了,是她们打来的电话。仙说下午可以休息,但爸妈从乡下上来县城,要带他们去清华古洞玩,而且老公也在家,正准备明天一家人去丽江玩。她许诺,带她爸妈去清华洞玩了回来就带着孩子来和我们相逻。
枣说她们根本不放假,要下午下班后接了孩子才能和我们相遇。
听着她们各自打来电话诉说着各自的安排,虽然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为了三个人的相遇可以摆平一切。说来说去,就我自作多情,以为大家都可以维护女权的尊严,给自己彻底放一天假,潇潇洒洒地玩一回。哪里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仙说她可以只带父母去玩,不接待他们吃晚饭,直接让他们回家;可以不忍心把孩子放在家里,带着一起来和我们相约;可以不管十天半个月才回家一次的老公,只为了跟我们聚会。
枣说她可以下班后立马就走,可以先去学校接了孩子,可以不管七八点才饥肠辘辘回家来的老公。
一个两个决心都很大,都是为了弥补没有人疼、没有人惦记、没有人给过节的遗憾,都信誓旦旦地说要做一回自己,要给自己过一个像样的三八节。
听着电话里那时而舒缓,时而急切的声音,我突然感到无比的自责。她们若真能放开手脚,真能放得下一切,真想给自己过一个无牵无绊,无拘无束,物我两忘的节日,那些锁碎的小事早就安排好了,怎么可能在三八节的早上,还忙得焦头烂额呢?
正当我矛盾万千,不知所措的时候,某人发来一条微信留言,“局办公室几家人组织晚上去吃烧烤,邀请你参加,你如果忙着么,不去也可以呢。”简直是屁话,不想要我去你直接回绝了就行,绕来绕去也不过是假装征求我的意见而已。
“不去。”我回了两个字,直接删除了所有的聊天记录。
不知不觉来到钟鼓楼物里小酒馆,里面可以看书、可以喝茶、喝酒、吃小吃,虽然门还关着,但凭我曾经的记忆,自我感觉这地方必是举行小型聚会的最佳场所之一。我给自己发了个定位,以便呆会发给她们两个。
“她们要带孩子来,这地方小吃种类大少,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食欲。”我想还是换个地方吧,毕竟她们的孩子都喊我姨妈,不能委屈了孩子们。我又往钟鼓楼北门走去,找到了那家可以吃烧烤,又可以吃小吃的地方。许是我来得太早,门都还关着。对准招牌和联系电话拍了张照片,又给自己发了个定位,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今天我一点都不想生气,只想过一个属于自己的三八节,可那些烦恼一如树木旁逸斜出的枝桠,真是防不胜防。
好心情,要从头开始。都一年多没进理发店了,我想去理个发,剪掉这些无厘头的思绪,还头脑以清醒。
走进理发店,老板娘一如既往的热情,洗头、剪发、养发一龙条服务不在话下。说也奇怪,把那些烦恼丝剪掉,整个人好像精神了好多。随着脑袋的逐渐灵光,我突然意识到今天这人个聚会的唐突。仙为了参加聚会,不带父母去吃饭是为不孝;她只带孩子出来,把久别重逢的老公扔在家里是为不仁。枣把劳动了一天、饥肠辘辘的老公扔在家里是为不义。如此不仁不义之事应当及时止损。
“我下午有事,不能和你们吃饭了。”在三个人的小群里发了条信息,我感觉心里畅快多了。
一个人走进图书馆,一楼正在举行书画展。以前看书画展总是走马观花,匆匆来、匆匆去,什么也没看明白。今天,我的时间就是用来虚度和浪费的,我可以一幅一幅认真地看,一笔一画认真地研究。可看了半天,感觉特别的无耐,大写意的不够奔放,小写意的不够严谨,没骨的结构虚空,人物的不够传神,书法有笔法无韵味,行草有形而无神……到底是我理解偏差,认识错误,还是什么原因,那么多书画作品中竟然找不到一幅我喜爱的作品。
走出展厅,到了三楼图书外借部。这几天,图书馆在搞读红书活动,往天空空如也的大条桌上面,放满了各种红书,不仅是封面红,内容也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集中体现。
拿起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在沉浸式阅读里找到了“待到山花浪漫时,它在丛中笑”的窃喜,感受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勇气,体悟到“䧺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一个人的三八节,没有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