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散步,不自觉地就会来到荷塘边。
夏天的池塘是热闹的,真的是“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
小区池塘的荷花,招来很多摄影爱好者,池塘上的红木桥上,也是最佳拍摄位置。今天,出去得晚些,快到八点钟了,不过还是要去看荷花。
似乎今天,人更多了。走上木桥,原来是美术老师带着孩子们写生呢。孩子们支起画板,坐在小凳子上。老师引导孩子们边欣赏边讲解,给荷塘多了一份画意。当然,摄影者也多了一份意境。
然而,每日来看荷花,似乎是一种惯性,自己觉得也不入境,信然想起两句诗来: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与舒。
其实,自己不是特别喜欢这个诗句的,一是觉得有些颓废的感觉,二是自己也觉得不太匹配其深层意境,再者就是容易勾起一丝伤感。总之,一夏的荷塘情结,成了不由自主的脚步和牵挂。
每当驻足观赏,手机拍照是必须的。所以,手机相册里荷花也占据了很大空间。但静下心来发现,照片里拍的落花多了起来。那种静态之美,悠然之状,安适之态,与自己是那么亲近和契合,看不出一丝惊恐和落魄。
俗话说,花开一季,草木一秋,这是自然规律。而荷花令人钦佩的是开得艳美,落得安然。要说令人感慨的则是:荷叶该是最执着的护花使者。
是的,你开放,我陪护;你落瓣,我接住。
曾记得,初夏时节,水上一片片暗褐色的叶子浮出,渐渐变绿,圆圆地铺开,就像为荷花铺就的温床;随后,便有了“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景。
此时,沿着荷塘缓缓踱步而行,心中默然欢喜。真实一朵荷花一种风情,十里荷花十里清香啊!然后,似乎是进入了幻境一般:就像邂逅一个个身着羽衣的含羞姑娘,亦或走来一个敞亮妩媚的新娘。哦,你若芬芳,风也含香;你若绽放,雨也思量。那是一场小雨,细雨轻柔地撩拨了一下,摇曳的清荷也别有一番情调。此时,心中会有这么样的一个感慨,你是开在这俗世间的不俗之花,不染纤尘,不蔓不枝,却妖娆于我心。这池塘,你栖息的地方,原来是蕴藏着生机和活力,你盛开的地方,就有了雅韵和诗意。
然而,不只从何时起,心中多了一些“然而”。
是的,然而,花开有时,落英即来。对于落花,有了一种特殊的“柔软心”。
恰好,读了林清玄的文字,似乎找到了共鸣。
“学禅的人若无柔软之心,禅就只是一种哲学,与存在主义无异。柔软心,并不是和稀泥一样的泥巴,柔软心是有着包容的见地,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
柔软心是莲花,因慈悲为水、智慧做泥而开放”。
那就以慈悲之心,拿出手机对焦正在开落的荷花,拍出柔软之美吧。
面对花落,人们硬是生出一种怜悯之情,而当我们思考的时候,会问自己:花儿知道吗?
也有人会疑惑:为什么草木无心,也能自然的生长、开花、结果,而有心的人,却不能那么无忧的过日子?
林清玄的文字做了很好的回答:
你非草木,怎么知道草木是无心的呢?你说人有心,人的心又在哪里呢?假若草木真是无心,人如果达到无心的境界,当然可以无忧的过日子!
人还是人,草木还是草木。而荷花静态的美,便是那落花时刻的憨态,柔和、坦然。
人,有时没有花的境界。
说到这里,对于“闲看花开花落”有了一些感觉。“闲看”不只是一种无由地闲适,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面对人生的境界。
还是用陶渊明的诗句结语吧:莲之爱,同予者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