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经》之(五)

《易经》有六十四卦,表示六十四种情境,而在这六十四种情境中纯阳卦只有乾卦,纯阴卦只有坤卦,其余六十二卦都是有阴有阳。

这说明纯阳纯阴之物极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事情不是非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可能对错同时存在。那么有人会问,就没有对错之分了?当然有。只是这里所说的对错只是相对的,有可能你换个思维,你认为对的观点就被推翻了。

就像世上的人没有纯粹的善良,也没有纯粹的邪恶。纯粹善良的人会受人欺负,纯粹邪恶的人会被世人打死。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善良也要有刚度,邪恶的人也会回头是岸。纯善良的人自己不容,纯恶之人别人不容。

六十四卦每一卦又由六爻组成,由下往上分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这六爻表示每件事情的六个阶段,例如一件事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影响、经验。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然后根据这六个阶段的不同要点进行调整。

每个人一生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一生的卦象都是自己画出来的。所以人生的不同阶段,就每个个体来说应该知道如何调整。

孔子学习《易经》后,得出结论:每个人一生的卦都是自己画的。有的人画完一卦就离开了人世,有人画了两三卦才走。每个人画出的卦象,都是自己的自画像。

而孔子一生画完了一卦,写在《论语》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句话说出了孔子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开始学习,因为人小的时候不善于立志学习,就是立了,也可能不会长久。三十而立,就是十五岁确定了志向,经过十五年的努力摸索,就可以确定自己一生的原则了。如果三十岁还没有原则,那么就有些可怕了。

四十而不惑是对自己确定的原则不惑,而不是四十岁就不迷惑了。也就是说人到四十,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方向、所要坚持的原则,应该做到不惑。就是不能再迷茫了,再迷茫这辈子可能就一无所获。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就知道不怨天尤人了,一切都是自己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与旁人无关。我们经常说命都是自己造的,就是这个意思。到了五十岁,即使证明自己不成功,不成功就不成功,不必再纠结,心安理得就好。

六十而耳顺,就是自己的命是自己造的,不能怨人不能怨天。所以听到不了解你的人对你说三道四,不要往心里去,不发脾气。因为旁人不是你,怎么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最关键的是人生不可重来,故而不要难为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一个人从婴儿活到七十岁,该有的规矩都有了,一般不会出大错,这时候就可以自由自在,放心的去做一些事情了。

看完了孔子一生的六个阶段,是不是觉得孔子的每一步都是恰到好处,可是孔子最后还说:尽人事,听天命。就是说五十岁以前“尽人事”,这之后就“听天命”,有些事行自然好,不行也不强求。

当然对于孔子来说,他一生可不止画了这一卦,他一生最重要的卦是他人生六个阶段不同的感受。

讲到这里,我们来讲讲《易经》思维。

我们都知道《易经》讲阴阳结合,就是任何事情不可能只有一面,就是辩证思维,有坏就有好,有好就有坏。就像电视剧《大宅门》里二奶奶讲的:任何事情到了最好的时候就要往坏处想,到了最坏的时候就要往好处想,这样人就不会把自己逼到绝路上。所以《易经》思维就是说话办事都要考虑到两面,这也就是所谓的圆通,这样你要办的事才可能向你预计的方向发展。

人都不喜欢太耿直的人,因为耿直的人往往他(她)认为对就对,错就错,一根筋。做事没有回旋余地,容易一下子将事情卡在那里,让人无法灵活运用。人也不喜欢你说啥他(她)都听或者不听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不动脑子,你让他(她)做的事,有可能事与愿违。

学习《易经》感觉做人要柔和要阳光,过刚则易折,但也不能傻呵呵的傻乐,必须有自己的一定之规,方能有自己的建树和成就。

只是学了这几天,昨天就有些内容搞不懂了,比如为什么在乾卦里初卦会叫初九,这个“九”是怎么来的?尽管书里有解释,但我没有看明白。至于这里写的文章,我也只是将自己能理解的写了出来,没有写出来的,大概都是我理解不了的。还有写出来的可能也有理解不对的,望各位看官多多指教。

我知道,学习古文化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何况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自己,那就慢慢来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