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突然读到李白的一首诗《上云乐》: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前面两句描写的是一位西方的神的容貌,最后一句感慨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岂会知道还有这种长相?
有意思的是,李白并非真的见到了西方的神,而是听说。他对于神的容貌的描写,想必也是基于所见胡人相貌,而想象出来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点。我关心的是,西方人,或者说胡人,这些与今日欧美人长相相近的人种,他们的容貌在李白眼里是“诡谲”的。
李白没有直白的说丑,而是说离奇古怪,可能出于对神的敬畏。退一步讲,即便李白觉得不丑,也绝对不会觉得好看。
我好奇,顺藤摸瓜网上粗略搜索了一下古人对西方人容貌的评价,结果没发现一个说好看的,多的是说丑的。真正到过西域,转了一圈又回来的玄奘,更是在《大唐西域记》中直言尸弃尼国的人“形貌鄙陋”,朅盘陁国的人“容貌丑弊”,达摩悉铁帝国的人“形貌鄙陋,眼多碧绿”。
反观今日东亚人看待西方人长相,对比鲜明。认为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有种族优势,五官立体,所以比东亚人好看的论调甚嚣尘上。有的甚至鄙视自己人,道“丑陋的中国人”!
真是可悲可叹!
审美是主观的,审美是受时代经济文化影响的。电影电视里什么服装流行,人们就会觉得那些服装美。好莱坞的电影里,欧美演员尽情耍帅秀美,人们就觉得欧美人好看。
近代以来的落后挨打,近几十年的技不如人韬光养晦,让国人失去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容貌自信。
今日虽自信心有所生长,但不少国人仍忍不住抬头仰望着,那些我们的先人曾俯视过的西方人。
如有一天,我们对“中国人很好看”有发自内心的自信,那必是中华民族真正复兴之时。
PS:我很讨厌以肤色划分人种,不喜欢说什么白种人、黄种人,这种人种划分方式就是来源于西方人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