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嘉辞职的消息不胫而走,他的原同事都几乎肯定他有更好的归属才会选择离开,以至于当他的同事在伟嘉离开两年后再次回来时这样告诉伟嘉:“你突然辞职搞得大家措手不及,连欢送会都没有给你开。”;“你走的太安静了,听到你走的消息大家当时就蒙住了,太突然了。” 伟嘉笑了笑:“哪有什么好归属,纯粹是当时头脑发热。还是你们好,在体制内就相当于生长在父母的怀抱里,不用担心没有订单和交货时间等,往后免不了还要麻烦各位”。尽管伟嘉这么轻描淡写的把自己辞职的事情给化解了,但辞职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什么“头脑发热”的结果,因为没有人会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体制内—体制最为可怕的地方,是天长日久侵入到体内
提到“体制内”,大家总会给它贴上“铁饭碗”、“稳定”、“容易混”、“体制僵化”等种种标签。被人羡慕体制内的工作清闲稳定、旱涝保收,能够在年纪轻轻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己退休的样子,经常陷入攀关系、官僚化的困局。
伟嘉在体制内工作了近20年,其间也经历多次企业内部改革,可每次的改革都是一个旧瓶装老酒,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了不在关心企业改革了。他曾经读过《穷爸爸,富爸爸》系列书,知道如果你在企业内工作,是雇佣关系就是按书中说得“E”象限。这个“象限”通常就是稳定和保障的代名词。对这个象限的大多数人来说“保障”比成功很重要。他们往往关心某种额外的报酬,或者什么福利呀,他们心中最怕的就是失去这份保障,所以宁愿选择清苦的忍耐也不敢面对心中的恐惧。
伟嘉做到项目负责人的位置上,依然选择辞职,不是因为他不能耐住清贫而是不甘平庸的夙愿。如果继续原来的体制生活,他也常会有体制内“温水煮青蛙”的纠结,担心慢慢退化,退化掉所学专业技能,退化掉远看的视野,变成温水里的“热带鱼”,再也没有跃出的能力。仔细想想,他产生离开的冲动并不是因“钟情某种事业或生活”,而归根结底还是他那颗不甘平庸的心。
体制外—体制外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是苦难和坚持的结果
而体制外的工作相对更自由和灵活,更容易接触新事物,更有挑战性,更能够一展所长,更有机会改变所想要改变的事情。
伟嘉选择离开体制和他自己固有的性格有关,他知道自己不会溜须拍马,不会和领导打麻将。所以他选择离开。人的一生过得不容易,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在有生之年,你有权利选择你要的生活。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快乐自己。能把困苦的生活活出失意,把薄情的社会活出深情这就是成功。
活法不一样,结果不一样。
稻盛和夫的《活法二:追求成功的热情》这样说的:
人生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揭示了普通人的成功法则。相对于才华出众却懒惰的人,才能平平却满腔热情、不甘落后的人更能成就大事。此外,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能否成功。
伟嘉选择离开体制后的两年里,先后创建了公司和企业,在和各类人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伟嘉渐渐的明白事业的成功首先是做人的成功。,没有事情刷微博,看朋友圈,撩妹和加附近的人等琐碎的事情早已不是他所做的,取而代之的是写作,背外文,上公开课,听最新的商业传播等。《穷爸爸,富爸爸》系列书告诉伟嘉什么才是生活,什么才是可以追求的。这个世界上比你强的人永远是比你还努力,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
现在当看到在原有专业内打拼的同学也会纠结、看似洒脱过活的朋友也有彷徨,对自己透出同样的羡慕时,他知道了答案,其实,都是围城。生活也是围城,如何破局,在于自己。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这就是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