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闲,刷了201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怦然心动》,没想到出乎意料好看,结尾处甚至湿了眼睛。一部看似简单的温情青春片,似乎揭示了某种人生的况味。

剧情比较简单,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朱莉初次见到小男孩布莱斯,被他蓝色的眼睛所着迷而怦然心动。她一直想方设法接近他,但是他避之不及。小女孩喜欢爬在高高的梧桐树上看风景,养了几只鸡。然而,小男孩没有在梧桐树被砍伐时挺身而出,还把她送的鸡蛋扔掉了。她对之前的一见钟情产生了怀疑,不再理小男孩。同时,小男孩在外公的教导下,认识到了小女孩的可贵之处,开始关注她。后来,小男孩亲手为她种了一棵梧桐树,二人和解。从这个简单的故事里,收获了以下感悟。
1.一见钟情,只是开始
一段感情,总会从开始的一见钟情开始。正如一个事业,大多来自于初始的兴趣。然而,一见钟情的未必就可靠,就如朱莉则开始觉得布莱斯漂亮的蓝眼睛也许和他本人一样其实很空洞,毕竟,怎么会有人不把别人对树和鸡的感情当回事呢?
从生理学上来说,一见钟情是混杂着荷尔蒙的感性认识。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便布莱斯的蓝眼睛漂亮不变,也难以保证朱莉会一直心动不停;何况还有岁月的变迁,有人际物质的交替,以及内心的反省与成长。
2.蓦然回首,怦然心动
当理性回归,正如朱莉看到布莱斯的懦弱和无动于衷,最初的心动就改变了。布莱斯的外公阅历丰富,教导他要去看人的内在: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很喜欢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前一直说不出为什么。今天才突然明白,这不就是找到了褪去外在的纯粹之爱吗?看人来人往,望千帆过尽,听山高水长,都不是想要的。一转身,最爱原来就在身边。蓦然回首的再次遇见,直指人心,才最是“怦然心动”。
3.历经世俗,看到美好
这是一部温情的电影,在双方家长的正确引导下,青梅竹马的朱莉和布莱斯才发生这么美好的故事,而在国内可能会被列为早恋严加禁止了。还有朱莉父母的相处,朱莉父亲为了照顾智障的哥哥,生活拮据,朱莉妈妈对此虽有微词却理解支持,并力争不让朱莉受到影响。还有布莱斯外公对妻子的思念,对朱莉的关心,对布莱斯的教导,处处透露着温情。
行走世间,多有不平,有不幸,更多的是世俗无聊,这是客观 存在,无法避免。但没关系,不被每天的鸡零狗碎所遮蔽,心存美好,看到美好,生活才可以美好。
谨以此文献给媳妇远远。又是一年七夕,自己常年奔波在外,给辛勤持家照顾孩子的媳妇道声辛苦,感谢理解;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初遇是惊喜,七年回首,才最怦然心动;江湖多不平,愿携手走过,添一分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