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征程中,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关键密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行集体学习,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经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在这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中,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在选人用人中强化党性鉴别,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崭新风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把牢新时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理想信念在心中生根发芽,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比如,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怀揣着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基层,不畏艰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理想信念的力量。
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严管就是厚爱,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监督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从八小时内的工作表现到八小时外的生活作风,从思想动态到行为举止,都应纳入监督范围。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机制,通过谈心谈话、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等方式,及时发现干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让干部始终处于监督的“聚光灯”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某地通过建立干部监督信息平台,整合各方面监督信息,对干部进行精准画像,有效提升了干部管理监督的效能。
选人用人加强党性鉴别。选人用人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要把党性作为首要标准,加强对干部党性的鉴别考察。不仅要看干部的工作能力,更要看其政治立场、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纪律作风。通过深入了解干部在重大政治考验、急难险重任务、利益诱惑面前的表现,精准识别干部的党性强弱。选拔任用那些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坚决杜绝“两面人”进入干部队伍,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规范干部行为,堵塞作风问题漏洞。加强作风建设教育,通过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增强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持续开展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进行靶向治疗,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形成有力震慑。同时,注重总结作风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其固化为制度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的,严肃问责,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新时代赋予党员干部新的使命,我们要以自我革命精神为引领,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强化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在选人用人中突出党性鉴别,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奋斗华章,展现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让党的旗帜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