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手里的工作在前两天已经结束,休息三两天了,因为忙碌而被搁置的文字也终于得见天日。
但却不知该如何将它们拼凑,去表达这些日子里一闪而过的思考和感受。
很多情绪已在事后消失殆尽,我没能及时捕捉。除了忙,累,还有懒。毕竟若真想做些什么,怎样的困难都能克服的。
落字此刻,真心觉得有些事真的不能搁置太久,拖延会成瘾,懒惰也会上头。
大半个月不记录后,再想说些什么时,突然觉得语尽词穷,不知以何字开头。
某一刻真挺害怕自己会失去表达的欲望,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这个想法闪过脑海时,被吓了一跳。
02.
那天晚上跟老妈聊天,她说她在煮粽子,我说我知道她在煮粽子。
这是多年来的惯常。总会在端午前一天下午或者晚上包好粽子,然后连夜煮上,第二天就可以吃了。
粽子不易熟,所以煮它总要些许火候和时间,就像所有美好的事物总需要一段漫长时间的等待。
小时候总觉得那口大锅里仿佛煮着石头,怎么也煮不熟。但也总喜欢和老妈一起守着粽子,无论多晚。
老妈说她小时候也像我一样喜欢守在外婆身边,守在那口大锅面前。
多年后回想起来,觉得那被熊熊火舌热烈舔舐着底部的大锅,沸腾着的或许不仅仅是飘满糯香的粽子。
还有多年来我们共同传承和守候着的岁月和情感,就像后来弟弟妹妹也如我一般固执地守着那口大锅一样。
只是后来慢慢长大,住校、离家、离乡,错过一个又一个节日,也失去一个又一个共同守到粽香四溢的夜晚。
最后才猛然发现,时间是守候不住的。
03.
粽子其实在一周前已经吃到了,鲜肉粽,腊肉蛋黄粽,红枣粽,豆沙粽,还有一个咸鸭蛋。
那天看着大家领着一盒盒的端午礼品,我们抬头看看,然后相视一笑继续埋头苦干,没想过也没期待会有我们的份。
但段段姐人真的超级好,给了我们本不该有的福利,不够就拆开挨个分,知道我们不会要,就一个个递到手上。
我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运气,总会在很多场合很多环境里遇到一些很好的人。
她说她羡慕我们,其实我们也很羡慕她啊。
工作顺利,家庭幸福,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爱她的丈夫,每天忙碌又快乐。最令人满意的生活状态也不过如此吧。
某天讨论到一个话题时,她一脸茫然,然后双手抱头说:“完了完了我跟你们有代沟了!”那样子真的很可爱。
和她交流并未觉得有什么代沟,反而更多的给我们帮助,都是九零后,只不过一个在开头,一个在结尾罢了。
我们一致认为段段姐的脾气是真的好,性格也好,对我们更好,跟我们说好多职场情况和未来,对我们的错误永远有耐心。
还不断开导这个阶段里迷茫又焦虑的我们。
她说她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很多事情急不得也急不来,所以也不必太过焦虑,慢慢地一切都会往前发展。
无论怎样最终都会走出自己的路的。
04.
是有在期待那条属于自己的路。有个不那么成熟和确定的规划,也在努力。
也趁着当晚聊天的机会跟家人坦白了一切,我知道无论怎样总有一天要给他们一个交代,即使他们并不会追问。
然而却也惭愧不能给他们一个清晰又坚定的未来,我害怕让那些满怀期待的目光最终变得暗淡,我只能说让他们给我时间。
一直不是那种过于张扬的人,越长大越发现这一点。
没有把握的事,不会轻易告诉别人我将要开始一段怎样的努力;即使有把握,能预见得到结果,却也不会在开始时大肆宣扬自己即将如何如何。
所以一直以来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悄悄决定并实施的,可喜有些有结果,虽然大部分没有结果。
比如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比如买电脑换手机,比如转专业,比如考驾照,比如擅自决定假期留校不回家。
一切的开始不会有人知道,当结果出来时也不会跟家人多说一二。
只是在他们问我还有没有生活费时说还有,在他们疑惑我怎么有钱买电脑换手机时说自己赚的;
在亲戚朋友问我学什么时说出的专业与他们最初听到的不一样时告诉他们我已经成功转专业了;
在他们看着周边人都在考驾照并建议我也可以开始准备了的时候告诉他们我已经考到驾驶证了。
很喜欢那种“暗自努力,悄悄拔尖”的生活状态。
虽然大部分时候只能做到前半句,也从没想过要做到后半句,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在某些方面自己真的是个迟钝甚至愚钝的人。
于是这便意味着我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只想着践行那个“悄悄”,喜欢不动声色的成长和生活,毕竟终究是要活给自己看的。
05.
而这一切“任性妄为”的基础都是家人无条件的信任。
从小到大,他们对我的干涉可谓少之又少。
无论是日常生活,学业,爱情,工作,他们不会频繁过问,只是相信我做的每一个决定,支持我的想法。
这常常会让人觉得我的主意很大。
但其实自己真的很容易摇摆,没有主见,这也让我有时候会怪父母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好的建议。
若我真的做了什么决定,那一定是我辗转反侧苦虑多日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我实在不是一个潇洒的人。
曾经说过,被信任也不要辜负,被宠爱才要更乖,被宽容也别有恃无恐。
有在努力践行,也在拼尽全力拉短这份信任与最终结果之间的距离。
其实很多时候能感受到他们热切想要了解我生活的那种渴望,特别是离家求学之后的一切学习生活。
然而又好像总怕打扰我似的不会轻易询问和触碰。
有时候好不容易开口了,却又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稀松平常和顾左右而言他。
我心疼这种小心翼翼,也嗔笑这种我们家人固有的不会轻易表达爱意的拧巴性格:我明明很在乎你,可我就是不说。
这脸皮是有多薄呵,这人是有多固执哟。
或许在某些方面,我们都要好好学习。但我不过分期待也不会刻意去打破这种默契与平衡。
若都能在彼此舒适的环境里融洽开花,那我相信这便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作者简介:木草,所见即我,无论好坏。钟意你常来。个人公众号【一地枝丫】,带你看看七零八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