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良,好说话,别人有忙必帮,有求必应
2.舍己为人,不求回报和个人损失
3.窝囊,无能,怕得罪人
4.人生字典里没有“拒绝”,没有“原则”
老好人一不小心变成了烂好人。
有个朋友小A告诉我,之前两个朋友闹矛盾,她为了维系五年的友谊,分别站在两个朋友的角度调和她们的矛盾,结果有一天,她们说自己是一个墙头草,虚情假意,不想当朋友就算了,如此为难何必呢。结果慢慢她们两个和好了,却和她绝交了。
到现在几年过去了,小A和那两个朋友再也没有任何联系,准确的说,她俩没有给小A机会去联系她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她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小A一再的妥协,保护自己无比看重的友谊,最后却失去了所有。
她自己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两个朋友口中声名狼藉的烂好人。
都说现在时代变了,人心难测,雷锋精神早已死去,好人越来越没好报了,那我们还要不要做个好人呢?
越长大,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大家都学会了无数种人情世故,处世套路,利益纷争愈加复杂。
因为《芳华》这部电影,引发了许多人对要不要做个好人这个问题的热烈讨论,电影中的主角刘峰,是那个时代里的活雷锋,做了一辈子的好人。
因为他好人做习惯了,守职守责,一本正经,所以和心爱的姑娘一拥抱,就是思想有问题,贴上了流氓的标签;因为他是好人,他就应当把大好前程让给别人;因为他是好人,所以他就应该为没钱买沙发要结婚的战友做沙发;也因为他是好人,所以他枪林弹雨中必须冲在最前面,不能先跑。
可是我们最后看到因为善良的刘峰是个好人,所以他不会投机取巧,他使劲的保护自己的良心,所以并没有过上宽裕的生活,身体也落下了残疾,还受许多人的百般刁难。
所以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呢?
我想影片的最后给了我们答案,人心本善,善良是我们的选择,还是我之前说过的那句话:“平庸是跟别人比,心里的安适是跟自己比”,人生没有对与错,好与坏,而内心的善良是一切幸福的基础,给予得到的是知足和快乐。
你有没有委曲求全的做好人呢,或者习惯做一个好人呢。
有些人做好人,是为了寻求存在感,因为害怕孤独、怕孤立,怕没有朋友,所有别人的要求他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帮忙,有求必应,有时候没有原则的全部接受,甚至也不计较对方最后是否对自己满怀感恩之情,骨子里的自卑感,也不好意思要求别人对自己有同样的待遇。他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有不断的迁就别人,使用自己的善良权,内心才会获得安宁和快乐。
但是做好人之前首先要忠于自己,爱自己,并不是对人善良自己就有了价值,人心是会变的,很多时候,你的善良并不会换来别人的善报。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有句话这样说:我要“乐于助人”,但不要“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