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会下雨,谷雨也一定会下雨,仿佛成了造物者和人世的约定。艳阳高照,晴空萧萧。第二天如约的下起了雨。时而淅淅沥沥,犹如妈妈的轻言细语;时而慷慨激昂,如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
古人眼中,雨的诗词也极美。从最初的诗经开始便美不胜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而在唐朝,雨也越来愈成为诗人吟咏的方物。从最初的空山新雨后到小楼一夜听春雨;从最朗朗上口的夜来风雨声到渭城朝雨邑轻尘;从斜风细雨不须归到沾衣欲湿杏花雨;从好雨知时节到多少楼台烟雨中;从清明时节雨纷纷到寒雨连江夜入吴。雨有润物细无声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温柔,也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放;有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有对人生挚友的依依不舍。
宋代由于长短句词的发展仿佛更映衬了雨。初中时,老师告诉我们的第一首宋词仍记忆犹新。
蒋捷的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现在读来方觉岁月的无情。少年不知道愁滋味,而今方悔时光逝。
李清照的听雨夹杂了国破家亡山河不复的悲伤,仍可以打败我的心情,所以不敢详细的记起。还有贺铸的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让人记忆犹深。也有周邦彦的叶面初圆干宿雨的小清新。这些终不及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在古人眼中,雨既新奇又空蒙,既呢喃又张扬。到了近代,有雨巷,有春雨。万般的文字也描绘不出她的美。就连声音也无法突破。最初听到因为雨的缘故创作的一首钢琴曲,雨的印记,便喜欢上了。而曲子更像描述的是雨后的场景。如同雨滴从叶尖滑落的感觉。再到霓虹的言叶之庭作品,真
的美得无以言状。
感谢我住在平房有一扇普通的窗可以听到窗外的雨,可以看到檐下落下的雨滴,地面上跳起的水花;可以走过一个满目生辉的院子去好好的听一下雨。落在伞上的声音和叶子上的雨音不同。滴在地上的声音和流过台阶的水声不同。流过台阶的雨水声仿佛是一条欢快的小河,哗啦哗啦。园子的雨声自有一种自由安静的美感,而房子中间的雨水声也格外的嘈杂一些。都让我感到是一种天籁,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也许是天空对大地的一种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