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不一样

从小就很羡慕别人的妈妈,温柔体贴特别会做家务,而我的妈妈不一样,一米五左右的身高但是能量满满,从我有记忆开始她会上山砍柴,会做豆腐卖豆腐,搬重物,种庄稼…这些在身边的同龄主妇来说应该由男人做的事她都在做,而且做的很好。

你可能会问我爸呢?我爸比我妈小三岁,用我妈的话说他成熟比较晚,常年在外面揽活干,但是因为不怎么顾家导致挣的钱最后不知道去哪儿了,逼着她只能靠自己挣钱操持家里。

小时候别的同学都是闹钟吵醒起床上学,我也想要,但每次我妈都会说:“要啥闹钟,我就是你的闹钟”,的确,妈妈基本都是凌晨5点多就起床准备出摊卖豆腐,把我叫起床顺便给我煮碗面条当早餐,从我记事起一直到上大学离开家都没变过,即使逢年过节不用出摊做生意也会早起干点儿家务。

除了早起卖豆腐,她一天的多数时间基本都是围绕做豆腐展开。一颗黄豆从批发市场拖回家,会这么经过我妈的魔法变成豆腐:

晚上被称重后进到桶里浸泡,一直到第二天我妈卖完头一天做好的豆腐回家后,浸泡软的豆子会被清洗干净被豆浆机打成粘稠的豆汁,倒入大铁锅中柴火烧开,进到过滤网后豆渣和豆浆分离,再次倒入大铁锅加入石膏或酸汤静置成豆腐脑,搅烂成稀碎的豆花后进到带纱布的木框中进行压榨,这一个流程下来已经是傍晚七八点,等到晚上十点左右把豆腐上面的石块挪走解开纱布,一板豆腐就算做好了,第二天一早起来背出去市场卖给老主顾。

因为豆腐我妈结识了很多朋友,多数都是常买她豆腐的客人,市场卖豆腐的人有两三家,但是她从来都是最先卖完回家的,只因为她跟客人关系好,大家会把每次吃过豆腐的意见反馈给她,不断的改良这才收割了一起忠实豆腐粉丝。

夏天因为怕豆腐多卖不过来容易影响口感,所以一天基本就做一板,等到天气稍微凉快就会逐渐增加数量,从两板到最忙的时候四五板基本都是她一个人做,我有空了就会帮忙,但是即使再忙她从来不会让我用学习的时间帮手,每天回家第一件事都是叮嘱我先做作业,做完了才能帮忙做晚饭和做豆腐,只因她希望我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至于一辈子困在山里。

也正是看到妈妈这么辛苦,我懂事比较早,学习成绩也还可以,所以一路学习成为家族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

这就是我的妈妈,在我心里是她是这世界上最坚强最与众不同的妈妈。乘着母亲节给妈妈买了一束花,发了红包和祝福,希望她余下的几十年都好好享受生活,不再辛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