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问题,让你看透事物的本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好问题,远比十个甚至一百个答案来得重要! 相应, 获得一个好问题要比得到一个好答案难度要大一百倍。

问题与答案重要程度能区分清的时间轴,是在2015年凯文凯利出版了《必然》一书,第十一章“提问”的分解后,变的越来越清晰。

如何问一个好问题,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具商业价值的事件。

那么,一个好问题的标准是什么?我想以三个单词“what--How--Why”进行简单的阐述!

1/  招聘中的WHW

企业在人才招聘中,找到合适的人才为何如此之难?又怎么样才能招聘到优秀的人才呢?

《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在招聘员工时,都只问一个问题:“在那些事,你与别人的看法不一样?” 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创新能力.

为了更通俗易懂的了解,使用“WHW”模型 提三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实现。

第一个问题:应聘的岗位主要做什么?

一般求职者都能回答上这个问题、甚至可以非常具体的回答,  做什么,只不过是对岗位日常工作的简单描述;答案的好坏仅能评判求职者的经历,而无法准确评判能力!

如果你只需招聘一些流水线、简单重复的一些工作,只需这么一个问题即可判断是否合适!

那么,想招聘中层的管理人员的话,需在第一个问题基础上,做出第二个提问:怎么做?

怎么做?透过答案,便可以清晰的判断求职者的工作模式、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领导能力。

有能力的人,通常会给出做一件事的实际解决方案、过程中提供纠偏措施,事后还可以总结经验并得出改进措施。做到这一点,往往就可以胜任中层及以上的管理职务了。

然而,要招聘企业高管,只是具备做事的能力(第二个问题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价值观),并以此为驱动力!

可能你会问,简单的一次面试,很难去或者不可能判断出求职者是否具有使命感!

这时,便可提出我们的终极问题,其问题等同于彼得.蒂尔的:“在那些事,你与别人的看法不一样?”一样寓意深远;也就是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回顾一下这三个问题,可以被想想成一个金字塔:

思考模型

最底层为“what--做什么”,也就是战术;

中间层为“how--怎么做”也就是战略;

最顶层的是“Why--为什么”,也就是理想/价值观,也就是要求我们懂得追本溯源,为什么去做这件事,做到意义是什么?

2/阿里巴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为了更好也更深入了解这个思维模型的重要性及意义,下面以阿里巴巴最为例子在进行阐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篇十六: 《亲情式爱情》 柏拉图说,既然爱,就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不会再回来! --题记 ...
    思无邪_王小米阅读 211评论 0 1
  • 2、人渣 也许每个人都有他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也许他在其他人眼里是个好人,但他卑劣龌龊的一面,让我一览无余,而他...
    萧晚晚阅读 606评论 0 1
  • 祝愿天下母亲节快乐![玫瑰] 母亲 文||与你相识 人群中 你的影子最熟悉 仰望的目光 从未有移开过 春天去了又来...
    与你相识_40fa阅读 19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