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第二次课学习收获:
1、讨论环节
我们做家长太久,就不知道怎么做孩子了,想想我们做孩子的时候放假都在干啥?是每天学习呢?还是趁家人不在出去玩。所以要换位思考,站到孩子的角度来探讨他是怎么想的?
追求完美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如果忍耐不下去了,就去做调整,不是只关注正向,焦点强调的是有效继续,无效改变。另外关注正向不一定要说出来,关注正向是为了能更好的接纳对方,更能理解对方,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和沟通。作为家长,孩子毕竟是孩子,对孩子必须有要求,有期待,如果散养的话孩子会被养费的。关注正向必须与坚定规则并行。要清楚我们想要的是什么,不清楚的话就会纠结,不忘初心,想想你最看重的是啥?别贪心,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啥?甚爱必大费。担心是诅咒。
2、第二课
听课的正常状态,听了是听了,不过一到事上就会忘。慢慢的就会用上了,一听刘老师这样说,就说明自己的状态是正常的,不用纠结学了不会用,说明还需要继续学,功到自然成。
(1)聚焦现在与未来
焦点解决不太看重过去,即使看重也是看重过去的成功经验,看重过去的难得,资源。焦点解决看重的是现在什么样,未来怎么样?也就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上和建构解决之道上。一般不用为什么,不讨论失败经验,如果跟孩子说为什么你这道题又错了,咋回事,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孩子就会不搭理你,因为他在自我保护。好多人谈话攻击性太强,目的性太强,就会聊不下去。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少问为什么,特别是不要问为什么失败?我们要问他,你怎么想的?你怎么看的?你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希望有什么变化?要保持好奇。
如:我要娶你当老婆。
这种就是目的性太强,别人就不太愿意搭理你,要慢慢来,先了解她。
人人都很自恋。家长总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孩子跟你说点啥,你就觉得自己很懂似的。结果人家就不愿跟你说了。要先接的住,要接住对方的情绪,接住对方的话。可以问,关于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那咋办呀?你希望妈妈怎么样?记住,一定不要比他急,家长的稳是孩子改变的定海神针。遇到事后,如果你能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换位能感受到孩子,你们才能沟通下去,孩子才愿意听你说。所以要进行实操,听说读写齐头并进,才能成长的更快。
焦点解决也会看过去,看过去的成功经验,就是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在探讨的过程中会给予力量。发现对方在过去的状况里挺不容易的,就问他是怎么走出来的?要在过去的经验,难得,资源上详细的聊。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怎么做到的?
如:
问:是什么让你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任然坚持去学校的?
答:我在学校有朋友,想跟朋友玩。
问:哪些朋友呀?都玩什么呀?都怎么玩的呀?
就是跟他探讨未来想要啥?现在能做啥?
如:问题孩子背后都有问题家长。
解读:不太认同这句话,因为每个家长都是最爱孩子的,不是家长的问题,可能是家庭系统有问题。孩子出了状况,尤其是妈妈要承受所有压力,指责。家庭系统是家庭的大环境,大模式。
我们会被过去所影响,但是不会被过去所决定。未来想要啥?现在能做点啥?过去已经过去,未来是可以创造的,人生是创造论。
(2)聚焦成功经验
若聚焦失败,孩子就不搭理你。换作我,未必有你做得好。对家长保持敬畏之心。把孩子当专家,去问他,问他是怎么做到的?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瞧不起自己的父母。我们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当专家,如果你能,孩子或来访者就依赖你了。
聚焦成功经验的例子:
如:孩子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问:有没有什么课精力是相对集中的?(如果孩子希望探讨的话)
答:上英语课比较集中。
问:能说说看吗?
答:因为是班主任的课,班主任对自己好,上课我会尽量集中,有时候不集中的时候我就会盯着英语老师,老师看到就说某某某上课注意了,我注意力就又集中了。
问:能用到其他科上吗?
答:能用到物理上。
万能接话法:能说说看吗?是什么让你不喜欢历史老师的?跟他同频,跟他一伙,关注他的感受。
(3)聚焦一小步的行动
探讨他当下可以做的一点点是什么,一小步能做到,一小步一小步的坚持能带来滚雪球效应。坚持,坚持,再坚持,专注如一,深挖一口井。成长是一个慢动作,日不见增,月见其长,月不见增,年见其长。我们迷茫的原因是我们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有时候很贪心,期待有更多的变化。
(4)解释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解决—建构解决之道(授之于渔)
短期:见效更快,疗程更短
它属于后现代学派,每个学派能存活下来都有它的道理。有一种强大叫“你说得对”。永远不要去否定任何一个学派,也不要去否定别人。
(5)关注正向须与坚守规则并行
规则建立的前提:相对良好的关系!
规则需要双方共同商定。
规则要有底线,具体,精简,考虑到可行性,最后要书面化(家庭,班级公约)
规则的制定要考虑年龄,关系,性格,既往模式等;
规则的执行是双方面的,并在后续经协商调整。
孩子参与越多,跟他关系越大,孩子越用越有用,孩子参与了有成就感,孩子做后要给予欣赏,赞美,让他把做完事后和好的感觉联系起来,下次他才愿意去做。如果他做完后你还去说他,那孩子有情绪了就不想做了,影响动力的第一要素是情绪。
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