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彦彦,已经坚持每天写关于书店创业的原创文章1年又82天(第447篇)。我希望我的每篇文章都可以为想开书店的你赋能,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你也为我赋能。开书店,找彦彦!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从源头开始,帮世人理顺了几样东西的效法之道。正本清源,认为任何学说思想,以及社会规则,都是对道的不同程度的偏解。不是大自然按这些学说、思想或社会规则运行的,而是这些人伦及地脉(指社会道德)都应当效法于天道,天道应当效法于大自然。
我近些天学习道德经以来,心里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首先要能够放下心里的傲慢与偏见,不去评判,不自以为是,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我们在这个社会生活得越久,就越容易受到社会道德的制约,可能就越容易偏离了真正的道。
真正的道一定是非常简单易懂的。反而是不需要说那么多道理才能明白,是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在人们普遍的认知里。
前两天有个伙伴说,感觉自己一路也一直成长,自律和言行如一做得挺不错,但就是一直会有内心的矛盾出现,感觉有些心魔难以战胜。
他问我,那个真正的道要到哪里去找?
我说,真正的道一定就在你心里,只要你足够专注和自己在一起,你的心会告诉你正确的方向。
我们往往觉得自己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我也是个算是努力的人,当然也获得过一时的辉煌。我认为,这些都说明,我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做了对的努力。但并不代表,我永远都是对的。其实我比很多人更容易忽视自己犯的错。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坑,就是:当在某件事上,你觉得自己是因为很努力而获得了成功,所以你就会误以为现在及以后,只要你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
但其实,努力只是你的【缘】,而不是你的【因】。努力只是帮助你成功的一个条件,但绝不是唯一的条件,也不是必然的条件。
前两天在上大熊老师的课,他提到用【因】【缘】【果】的层面来看待问题,我听了也非常认同。
一件事,如果你从【因】的层面上思考,就会考虑到一颗必然的种子,种下什么因,必然得什么果,所以我们带着怎样的发心,遵循怎样的道来做一件事,结果必然不同。
【缘】的层面就是指各种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条件,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它可以用千百种形式,也许我们会选择其中几条路径,帮助自己达成目标。但这些都不是必然的,因缘际会,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如果我们只关注【缘】,也许就容易限制在某种思维里,难以突破成长。
【果】的层面更多是目标。我们希望追求一个好的结果,实现内心的目标,但如果我们只是追着这个目标走,内心会充满焦虑不安,而无法真正带着爱前行。我们的确是要关注目标,因为我们都希望获得好的结果,但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更多思考【因】和【缘】影响。
我认为,像我现在所在做的,是在努力往【开书店之道】的方向走。在这件事情上,我的【因】是做好自己、帮助别人,我的【缘】是创造吸引很多开书店的资源条件,我的【果】是帮助别人开一家温暖又赚钱的书店。
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因】,因为种下了好的因,就会得好的果,而如果一开始就种下了不好的因,无论如何都产生不了好的结果。
就比如说开书店做读书会,我们希望可以有好的结果,就是温暖又赚钱。但如果我们只盯着这个结果去努力,往往就难以尽如人意。而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再好好思考做这件事的因,就更有机会调整对的方向,做正确的努力,真正把这件事做成。
所以,我们要做符合道的事情,要多去问自己的内心,现在所努力的方向是否符合【道】,是否更关注【因】,是否真正是自己内心想要走的路。
如果回答为“是”,那么恭喜你,你的内心会充满平静的力量;如果回答为“否”,那么也要恭喜你,觉察到了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有助于你获得更加真实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听起来有点难明白,但其实我们只要努力去寻找符合内心自然之道的方法,一切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