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震前的北川县人民医院

这是芬第一世的故事。

唯恐失忆,记下片段。

门诊住院楼

这是芬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家医院,也是现在直至终老工作的医院。

震前,医院坐落在大山脚下,门诊楼、医技楼、家属楼、行政楼等,以前院花园和后院操场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八字形造型,她们就在这个圈里来来回回的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门诊楼内院

因为是山区,医院几个入口、出口都和坡有关。就连门诊加住院楼里面的楼梯也被斜坡取代。芬最喜欢每次下班时,顺着坡一路从六楼或四楼的科室跑下。当然最不喜欢的就是夜班时,一层接着一层斜坡往上爬。

门诊大楼近景

医院的主楼也就是门诊住院楼,是标志性建筑。一楼是门诊区和急诊区,二楼是医技科室和中药房,三楼是妇产科,四楼内科,五楼感染科,六楼外科,七楼手术室、会议室。八楼楼顶。

顶楼有一家卖面条的小屋,“面条西施”李大姐的手艺超好,每当手术结束、接班前、或是加班后,一大碗2元钱的红油辣子面瞬间就能满足芬和同事们的胃和心。芬怀孕时,一顿可以吃两碗。

芬在这层楼里工作了四个年头,外科两个年头,内科两个年头。每天清早上班时,总会有一个和蔼的、穿着白大褂的老头儿笑着对芬说:来了啊!他对每个人都这样,极其称职的门神,其实他是个门诊医生,却像个导医一样在门口热情的迎着每一个人。如果是看病的,他会很热情的领着病人到他的诊断室里面去。

院内花园

后四个年头芬在行政楼上班。行政楼是那几年里新修的。一楼供应室,二楼是院长办公室、党办、副院长办公室、医务科办公室、后勤科办公室、院办、护理部、图书室。三楼是财务科、病案室和小会议室。

我常用的电脑桌

震前,芬经常把自己关在这个政工人事科里面,因为那时院办桌上没有配电脑。所以芬经常在这里完成报表、写简讯等工作。芬的主任很少用电脑,他是个超级写手。两支烟、一支笔、一本稿签,他就能写出一大篇又一大篇总结、方案和各种文章。

在单身汉的时候,芬曾在医院行政楼后面的两个宿舍楼里面住过。一个是特别老的红砖房子,一个是洗浆房上面。刚好这两幢楼中间有一个操场,比一个排球场大些。

这个场地成了医院职工排球比赛、乒乓球赛、迎新春晚会的场所。每次打比赛时,院里面的老人、孩子、端着碗吃晚饭的下班职工都在这里加油、呐喊、欢笑。

围着操场还有三幢家属楼,芬这个新职工叫不出那三幢楼的名字。仿佛记得哪个叫灰房子,哪个叫集资楼。

医院里面比较新的家属楼是在行政楼左侧。这幢楼如今成为医院留在老县城遗址里面唯一的坐标和痕迹。这幢楼成功地保住了几位专家的性命。

震后医院仅存的建筑

震前那一年,5月,新的门诊楼投入使用。

新楼

新楼没建以前,这里是个三层楼建筑,很老很旧,电灯都是坏的。以前芬和莉姐住过一段时间,最怕晚上出门。

新楼会议室

新门诊楼下面是门诊输液区,二楼是大会议室,医院在这里承办了一次全县的护士节表彰大会,仅有的一次。

上面是职工的商品房。5月,有几家人已经装修好住进去了,还有个罗同事,10号才请了搬家酒。

中医分院

震前,中医院被医院接收为分院,派去了副院长和护士长,主持那边的工作。

这一场地震,医院里面180余名职工中有127人遇难。有一些双职工两人遇难,有一些是老中青三代全部遇难,芬在上面说到的人,都遇难了。

那时,芬觉得医院好大好大,大到从这幢楼到那幢楼查房都觉得远。如今,芬回想起医院,总是感觉隔着屏幕就能看清医院内部,能看到医院每一个建筑,每一个设备,每一个人,她们依然在一个又一个病房穿梭,在和我们平行的另一个世界活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 一、前言 二、概述 2.1 定义2.2 服务对象2.3 医院分类2.4 主要部门 三、 中医院建筑解读 3....
    Architect_Xiang阅读 5,178评论 0 3
  • 早读晨景 湖里碧云风轻绕,岸上杜鹃初啼晓。 莹露蕴韵花香缭,逢人便问一声好。 林间缕缕晨光洒,哪比笑语书声早。...
    不觉阅读挑战阅读 250评论 1 1
  • 过年回家,带着小侄子玩。跟着他一起找图读英语音标。找图的游戏我一直在培养他的忍耐力和约定。约定就是找不出图时不要立...
    shawnxjf阅读 192评论 2 0
  • 今天跟老爸一起外出,路上他跟我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20多年前,老爸的老师,一个男的老师,老师有一儿...
    何kk阅读 412评论 0 0
  • 不知不觉间已工作了12个年头。很多的时候,真是感叹时光的短暂,过去经历的许多事情就好像还停留在昨天。 ...
    潇東阅读 3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