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9_AWS Essential2培训小结与感悟_AWS_经验_201708

一、感悟部份

AWS的各种设定真的是实现了自动化和高可用,并且一直在持续完善。

ELB、Cloudwatch、AS的组合可是实现自动Instance的增减,按需自动供应。

其中S3功不可没,作为共通存储牢牢的把数据管控在其中。

这个价构的本质就是处理(性能)资源与存储(数据)资源分开。

因为处理(性能) 资源会按需调整,然后存储(数据)变化的资源则是可预估的。两者的需求属于不同层次的需求,用不同模型来满足理应属当然。


二、小结部份

小结都是一些零碎的点,整理如下:

1.关于ELB

CLB为OSI 7层协议中第4层的NLB,即只能做到传输层(TCP层)的负载均衡。

ALB可以做到第7层的NLB,即应用层的负载均衡。

2.关于RDB

RDB实现Multi AZ架构之后,最大downtime只有2分钟,并且切换时透明,不用改数据库的访问地址。

3.关于Cloudwatch

Cloudwatch的metric log都可以通过AWS CLI来下载。

Server的log可通过安装agent来让Cloudwatch检测到,但需要设定IAM role。

4.关于IAM

IAM role的设定,在最新版本中已经可以实现在EC2 Instance停机后进行设定变更。而以前是一旦设定则无法变更。

5.关于EBS

现在EBS的volume容量增加可以直接通过Elastic Volume功能进行。而以前需要通过snapshot来进行变更。

6.关于AS

ELB、Cloudwatch、AS可以联合进行自动调整性能。但AS在减少Instance时会删除Instance。所以要记得在删除前退避相关数据,或者把数据放在S3上。

关于Auto Healing功能:假设最大Instance = 最小Instance = 希望Instance = 3,那么在有Instance down时会删除错误Instance,并自动增加Instance以维持台数在3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