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的蓬勃与繁荣,必然推动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货币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促进了宋朝铸币业的发达。铸币量之大超过唐朝鼎盛时期的玄宗朝约二十倍,玄宗朝最多时才32.7万贯,而宋神宗时(1080)年全国铸币600多万贯。
我国著名货币史学家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中认为,仅北宋流通的钱币就在两亿五六千万贯。银锭、铜钱是宋朝的铜本位币制货币。宋代钱币上铭刻着精美的文字书法,很多出自名家和皇帝的手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铸造质量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宋钱成为南海诸国的镇国之宝,流通于世界各国,就像今天的美元一样,是世界各国的通币。在今天的日本、欧洲、非洲都有出土,足见宋朝的強盛与繁荣。
为了交易的方便,北宋产生了纸币“交子”,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纸币发行的官方机构《益州交子务》。世界上第一张纸币的面世,大大便利了商业资本的跨地区流动,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纸币到南宋时逐渐代替了铜钱,成为了主要的交换货币,具有了信用货币的品质,更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交换。纸币流通与工商业高速发展推动了银行业的发达,到处都是存取钱的钱庄。古代汇票制度最早也是产生于宋朝。
之所以宋朝工商业如此繁荣,与宋朝的经济政策是紧密相连的,最突出的政策之一即是采取了“不抑制兼并”的土地政策,任凭土地自由买卖。这意味着国家利用法律手段,承认土地私有权的法律地位。不能随意取缔和剥夺人们的土地所有权。如此一来,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政策之协调,兴修大量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规模地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
据赵德磬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统计记载,宋朝时平均每个农民每年生产粮食4158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根据该书提供的数据我们来比较一下。汉朝时每个劳动力年产粮食2000斤,唐朝时每个劳动力年产粮食3204斤,相差之大,一目了然。
正是在这样的措施下,宋朝的经济繁荣与农民的富裕,悠闲,只需要看看宋朝诗人描写农民的诗歌就知道了。
苏轼写: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荀餉春耕。
辛弃疾写:稻花香里说丰年,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范成大写: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过枷响到明。
还有兴修水利设施、杨万里写的圩丁词就描绘了如此浩大的劳动场面、圩丁之解释为筑防水堤岸的人。“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宋朝人之安逸、富足、快乐、在这些诗歌中,笑声、歌声里,从一个侧面足以反映出来了。 宋代的商业环境跟汉唐不同,汉唐时晚间实行宵禁,民众不得随意走动,所以唐朝的城市是漆黑一片的。宋朝的城市则不然,一到晚上到处挂满灯笼,灯火通明,“买卖昼夜不绝”。茶坊酒市众多,“瓦子”、“勾欄”等固定娱乐场所,整夜都有技艺表演。那个时期,八九百年前,全世界的城市晚上都是漆黑一片,唯有宋朝的城市晚上是灿烂光明,宋朝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而富足。
稍加留意,宋朝之点点滴滴,从历史文献及书画中均有大量存留。如此这样一个接近于近现代文明社会、五彩斑斓的朝代,为何在历史的画卷中,在人们的记忆中,至今沒有一个客观正面地评价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