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事实都将证明,除非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或者在行业内有比较雄厚的资源人脉,否则不要报工科,尤其是重工业类工科专业。
到厂矿企业实习,几乎是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当年我们实习出发前,学院专门开了一个全体会,所有人不许请假,会议就讲一件事——安全。什么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什么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什么提高注意力之类的,絮絮叨叨了一大堆。
但是带队老师再强调,学院领导再三令五申,他们毕竟不是厂矿一线从业者,对生产现场具体有哪些安全隐患,哪些是事故高发点位,遇到紧急情况要完成哪些规定动作等等肯定不清楚。他们说的注意事项也都是笼统的、没有具体实操性的套话。这就导致实习过程中必然有隐患。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那么出事只是个时间问题——概率再小,架不住基数够大,全国每年那么多工科专业那么多实习学生。所以命运的一粒沙总会落在某些人的头上。
华东理工大学研二学生李鹏再也没有机会穿上蓝色的硕士学位服了。
5月23日下午,他死在距离学校约50公里的一家化工厂里。
据上海当地媒体报道,5月23日,上海市青浦区一家名为“焦耳蜡业”的公司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近200平方米的彩钢板厂房坍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5月30日从多个信源获悉,上海市安监局已成立事故调查组介入爆炸事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属于较大事故。
两天后,李鹏的父母来到工厂现场,他们看到了简陋的厂房、炸得变了形的房顶,铁门里面,工人正在施工,一台挖掘机在作业:“没想到孩子在这么破烂的地方上学,谁让他来的?”——摘自《华东理工研二学生化工厂之死调查》,中国青年报2016.5.31
上海沪东造船厂发生龙门起重机倒塌惨剧,36人遇难,经过多日,不少幸存者及目击者依然无法从巨大惨祸中回过神来……
十几秒中36人丧生
7月17日早晨7时50分左右,整个上海刚刚苏醒。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一座正在吊装的龙门起重机突然倒塌。3000多吨的重量在十几秒中砸向地面,刹那间,惨祸从天而降。
据上海有关方面18日公布的消息称,目前已有36人在这惨痛的十几秒中被夺去了生命,其中包括同济大学的5位教师和两位博士后。另有3人在事故中受重伤。
几天后,记者又一次来到事故现场、同济大学和上海东方医院,许多当事人和目击者依然无法从那场巨大的惨祸中回过神来。
同济大学九人罹难
7月17日早晨,机械学院的几位打算去沪东造船厂指挥安装龙门起重机的老师回机械南馆取资料,守门的师傅替他们开了门。谁曾想,一个多小时后,他们都在沪东造船厂的事故中遇难。一行9人中,有53岁的老教授,也有才30岁风华正茂的博士后。
惨祸发生时,他们均站在八九十米高的龙门起重机下。面对猛烈而迅速的倒塌,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地方也没有任何时间逃难。
同济大学是国内知名的工科院校,在液压提升方面最有权威,而且遇难的老师都是极有现场工作经验。他们承接的各大工程中,比这个项目技术难度更大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顶和上海大剧院顶的提升都成功完成。
两伤员苏醒一人仍昏迷
此次事故中,共有3名重伤人员被送进上海东方医院救治。据悉,三名重伤员基本已脱离生命危险,其中两名来自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的工人已经苏醒,一名沪东造船厂的工人还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在东方医院底楼的重症监护室,监护和戒备都很森严,大门时时禁闭,进出的医护人员行色匆匆。几名由沪东造船厂和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派来的工人在大门外徘徊,等待着病房里的消息。记者几次试图进入其中,但均遭到拒绝。
据悉,已苏醒的两伤员当时正在60多米的高空作业,倒塌的瞬间他们被抛向空中,同时摔下的6人中的另4人都已遇难。
仍处于深度昏迷的徐姓伤员是沪东造船厂的工人,出事时他正在龙门吊的下面工作。倒塌的巨大拉力使固定用的钢线绳在瞬间崩断,断裂的钢丝绳在空中飞舞,小伙子不幸被抽到头部,当场不省人事。
谈起事故,几位伤员的工友都不约而同地哀叹,就那么十几秒,多少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惨祸几乎是没有什么预兆地发生了,龙门起重机下当时还有一更衣室,正值上班时间,8名在里面换工作服的工人瞬间被灾难吞没了。当时的场景他们都不忍回忆,逃出生天时,他们都几乎已经吓瘫了。如果不是幸运,后果简直无法想象。
——新快报2001.7.17
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一大票人要被追责,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有人会进去踩缝纫机,但那又怎么样?六个即将开启人生新阶段的年轻生命戛然而止,留给六个家庭无法弥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