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二十年来,我做过最艰难的选择,是在填志愿的前几天。我竟然不知道要选什么学校和专业。
这十二年学习下来,我只学会了如何听课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考出成绩。当别人问起,你的兴趣是什么,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工作,我羞愧,我无言以对。我还没来得及好好的看看这个世界,就要做出一个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人生轨迹的决定,我感到非常焦虑。
为什么有些情况下,做出选择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呢?因为我们想要做出一个最佳的选择,在两条路之中,我们拼命的想要辨别出那条更加通畅的,阻碍少的路,想要通往成功的路上,少吃点苦,少走点弯路。我们总是潜意识里想要把自己放在那个充满诱惑的舒适圈里。
当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避开我不擅长的物理学科选择外语后,(我知道这是一种逃避)我才发现,外语学习起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它安排了比其他任何专业更宽松的课时,没有了老师的督促,紧凑的课程,更加需要自律的作息规律和学习规划。
我发现我错了。面对艰难抉择,我们不应该拿脑袋撞墙绞尽脑汁地去想哪个选项更优。最佳项并不存在。与其在外界苦命寻找理由,我们该往心里找: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艰难抉择教会我们要审视自己能把身心与精力放到何处,自己究竟追求什么,并通过困难抉择来成为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