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孝”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以孝为美,俗话说百事孝为先。

        例如在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礼记中有一句话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仲由也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百里负米这一故事。由此可见孝从古代都开始在流传。

        再比如近代的朱德,他曾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歌颂了自己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德,再比如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毛泽东,他在接到母亲病危的时候,连夜赶回家中,最后抱着母亲的棺材盖失声痛哭起来。还为自己的母亲写下来《祭母文》  。

          让我们把时间线在往后拉拉,回到现代,我国2003年的中国感动人物之一的陈斌强,他9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陈斌强决定再困难也不能丢下母亲。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用一根布带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让我们再看看材料,材料中聂老汉的儿子小聂以没钱为理由拒绝抚养自己的父亲,那你都不会想想你父亲抚养你的时候都没经历过你现在的遭遇,孝是刻在我们骨子里,要记住不孝是最大罪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孝是做人的根本,评价一个人的起点是依据他的孝,父母养育我们半辈子,难道我们都不...
    田柾國与我阅读 577评论 1 2
  • 《二十四孝故事》,是一部中国感恩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国元朝成书的一本宣扬传统儒家孝道的蒙养读物,其中选辑了...
    书法第一网阅读 557评论 0 0
  •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一说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
    一世明哥阅读 3,246评论 1 4
  • 二十四孝故事,图文并茂,一定要让孩子看一看! 為承傳中華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歡迎關註並轉發!隨喜您功德!!! 12...
    子正书院阅读 914评论 0 1
  • 二十四孝是指: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
    韵竹W阅读 1,59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