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南 寻 梦

                                园 林             

                            文/康金玲

          中学语文课上,学过一篇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很让我向往,从此就有了“天高海阔,欲往观之”的冲动。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前需要二十几小时才能到达的地方,现在不到十小时便可抵达,非常便捷。平时教学工作繁忙,只有到了节假日才有机会出游,虽然人潮涌动,可对我来说,也是最好的出行时机了。今年国庆和中秋假连在一起,我按捺不住“出门去看看”的欲望,随闺蜜一道,直奔苏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一路游来,最割舍不下的还是被称作“园林之母”的拙政园,游人摩肩接踵也丝毫没有削减我欣赏景观的兴致,还真以为自己在画中呢!

    听导游讲,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约四百多年。当年御史王献臣回归故里,买此地,先后花了十六年时间建成此园,取名“拙政园”。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有“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也”。王献臣官场失意,效法古人,由此表达了他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的无奈和自我解嘲的心态。

        园林的设计者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他所作的《王氏拙政园记》石刻,位于园中倒影楼下的“拜文揖沈之斋”。园记描绘了拙政园的如画美景,也抒发了文徵明的万千感慨。园中亭台楼阁,回廊起伏,小桥流水,古木参天,尤其不对称的布局看似随意撒下,实则确是独具匠心的设计。我们徜徉在这幅“立体的山水画”之中,尽情地赏玩,摆出各种造型,拍个不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找到一处稍稍僻静的回廊,坐下来休息。我斜倚在廊柱旁,望着不远处熙熙攘攘的游人,恍惚间,一切变得虚无……天色逐渐暗淡,飘起了细细密密的雨丝,在淡淡的烟雨中,我漫步在迂回曲折的水波长廊上;驻足在墙角一丛青翠碧绿的芭蕉树旁;徘徊在粉墙下,指尖轻抚镂刻有不同精美图案的每一个窗; 透过窗子,见山楼前主人与好友正品茶对弈,吟诗作赋,谈古论今;“香洲”石舫隐隐传来高古散淡的古琴曲;卅鸳鸯馆的昆曲袅袅婷婷,轻柔散漫……就这样,沉浸在这美仑美奂的遐想中,意犹未尽。

        其实,苏州园林正如这昆曲一般低调含蓄,柔婉空灵,古朴典雅,自然飘逸。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水 乡 文/康金玲 ...
    金玉玲珑阅读 3,146评论 0 2
  •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
    姑射阅读 7,093评论 2 4
  •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
    林香砌阅读 11,688评论 1 11
  • 七律/红玛丽丽穗凤梨 作者:心博、图片:网络 丛叶疏松莲座同,容颜多变色情丰。 高高复穗燃篝火,满满平苞图彩红。 ...
    心博1阅读 2,0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