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总结】之三十而立(写在29岁的第1天)

一如既往,蜕变思想!大家好,我是司一~

95年农历腊月27出生的。

家里面喜欢把身份证登记成公历,在法律面前不得不承认,我29了。

而按照老家虚岁的算法,过完年就30了,也不知道在各位道友的家乡我应该算多少岁?

其实无论是28也好、29也好、还是30岁,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个数字。

并不影响我做任何事,但是很多人看来,30岁就是一道坎,总是莫名的给他人、或者给自己很多压力。

总会把这个数字看得很重,我个人认为真的没必要。

如果把时间拉的足够长,按现在平均寿命来算75岁,人生才不到一半,后面还有45年。

年龄这个东西并不代表什么,真正代表的是我们现在正在走的路,我们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道。

这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面对生日我真的很淡定,尤其是步入社会这7年来,连用于纪念的朋友圈都很少发。

因为每一个腊月27都是在回家的火车或者高铁上渡过的。

或许对于生日我的想法比较另类,我觉得没什么好庆祝的。

因为我是在家里面出生的,29年前,是我母亲面临大出血的生死关把我生了下来。

所以更应该感谢的是父母,而这个生日应该是来纪念妈妈的。

当然回过头来说,也是用来纪念我们呼吸到这个世界第一口空气的日子。

001

什么是三十而立?

我想这四个字大家一定耳熟能详。

这个词一回到老家,就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世俗里面对于“三十而立”的期望基本都是一样的。

你都30了,该结婚了,先成家,再立业;

你都30了,该混出点样子了,最起码有着不错的收入;

你都30了,该稳重了,收敛好自己那些不该有的脾气;

你都30了,该买房了,有了房子才有人愿意嫁给你。

。。。。。。

这个世界赋予了30岁太多的意义。

而在我现在所建立的人生观里,

三十而立,并不是应该到了30岁就应该跟随世俗的脚步,应该如何,应该有什么成就。

没有什么本应该,只有刚刚好在某个年纪达到了什么层次。

因为有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很多人的30岁才刚刚开始。

马云在45岁时成为亿万富翁;

黄峥在35岁时创办拼多多;

王健林在38岁时创办万达集团;

柳传志在40岁时创办联想集团;

曹德旺在41岁时创办福耀玻璃;

任正非在43岁时创办华为;

。。。。。。

如果30岁非要立点什么的话,就应该立志,立长志。

当然并不是说成家立业不重要,

而是说30岁的年纪,我们要知道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重要。

这个可以说是决定了,

我们未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事业,过什么样的人生。

一个真正立长志的人,是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人生方向是什么,未来想做什么,要做什么。

因为只有清楚了我们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何方,我们才谈得上未来该向什么方向努力。

就像我半年前,问我的一个好朋友,

你有想过未来做什么吗?

他说,是时候好好想想了。

而今天我跟他打电话,依然问了他同样的问题,

他说,还是得好好想想。

这个问题无论年纪,所有人都应该好好想想,而且不是仅仅想想。

具体成3个问题: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过什么样的人生?

为此愿意持续付出什么代价?

我很幸运,今年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人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为此我愿意付出3年、5年、7年、10年、20年,甚至30年的坚持,来成就自己。

我想你大体也清楚我未来要做什么?

002

什么样的事你能够坚持30年?

我想很少,甚至没有人问过你这个问题。

我们可能最多关心的是,

我下一顿该吃什么、下一份工作该涨多少工资、年终奖会发多少?

在这日更的300多天里,我认真思考过。

也是最近才找到了答案。

目前能够让我坚持30年的事情有,读书、思考、写作、终身成长、引导人终身成长。

这五件事。

我想你如果还没找到答案,前面这4件事,可以先做,很多时候答案就是在做的过程中找到的。

写在最后:

人不应该以某个年龄数字为束缚,到了什么年纪就注定要干什么事,这是不对的,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因为最好的时间是现在!

这句话,听上去是鸡汤,但于我而言是事实。

30岁,对我来说,不是中点,也不是终点,而是我人生真正开始的起点,期待未来更好的自己。

欢迎你,30岁!

愿你,也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在接下来的2025年我会推出为期1年的成长社群。

帮助大家高效阅读、管理时间、学会写作、终身成长。

带着大家一个月读最少2本书!

具体的内容,明天会跟大家说明。

敬请期待~

文章首发:公众号【司一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