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所及,便与我有关

周日在广东歌美术馆看了展,对里面的一些画和话有感触。

看了一些话,想记录一下——

毕加索对马尔罗说:

有那么一条中国谚语它道出了绘画里最精妙的东西:不该模仿生命,而应该作为生命工作。

“艺术家创作的对象不该是我们静止目光下的一个直觉客体,而是可以从“神”“化”“位”“动”等视角被端详。艺术家所创作的不该只是世界一隅,而是既有空间又有延绵的宇宙总体。绘画更不应该是一种模仿性的生产,而是一种现象性的孕育。”

“不仅是感觉表现,更是让感觉自己生发溢出·····”

“变得通达,才能重新展现自身。”

以前会觉得艺术是很高的东西,只能远观,但是慢慢地被吸引得越来越愿意靠近它,至少,我能够在它身上有着一份面对它的真实感受,不管深浅,不论高低,但凡是我的感受,我都认为它源来与我有关,也就是,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的,你喜欢靠近的东西,是因你而来,和你有关的。所以,我想要接住它,能记且记下。

会觉得自己的这些想法还可以再继续聊,继续写一写。

嗯,以前觉得艺术和自己是有距离的,因为觉得它的存在方式和自己的生活没有直接的贴切,几乎和自己“无关”。

可毕竟被吸引的,所以也顺着心去走近,去感受。

记得一个群里,有一位画画的老师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有些艺术家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把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带到人们的面前。

现在想想,这儿说的就是启示的力量吧,因为启示,让人们有所悟,关于自己,关于生活,关于更多。

然后,我觉得,我们因此自感觉来,体悟而出,我们由此而来的一切想法都与我们都有关了,所以它并非与我们无关。

也有人说艺术是有钱人玩的东西,这样的话听着很别扭,不赞成。

因为我觉得它不管是以什么呈现方式出现,都是由感受自然而来的。重要的是愿意感受它的心,靠近它的心。

正如开心了笑,难过了落泪一样的,这些都是感受,自然的感受。而艺术用了各种各样具有审美意志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艺术它的成分,也应该是自然的感受,这里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自然”,而是一种顺其自然,自在自发的自然,正是美术馆提到的话——感受生发溢出。

然后,我们会透过作品有所感受,这份感受独属于自己,并私于自己,只对自己本身产生最大的影响,甚至会有启示,这样的体悟是贴切于自己的,所以这样的启示会很有我们个体的专属特性

而这样的启示,很有可能会投射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这样看来,艺术似乎又成全了再创造的的魅力。

提起创造力,以前觉得这是一种有点奢侈的能力······后来经历用文字表达,靠近文字,觉得创造力不仅仅是为了更好更美,它是能够让我们发现和自己有关的东西,以及另外的建立和外界(世界)的连接,拓宽自己的感知和认识,甚至产生解决问题的想法。

这些只是我大概的想法,希望另外可以再写出来吧。

下面是许东荣的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几天一直忙着练车,微店也很少去打理。因为刚开业,也没什么客人和浏览量,想着下礼拜要集中精力研究一下如何经营微店。...
    悦清风阅读 4,719评论 0 3
  • 那一次 我好像看到你嚎啕大哭 抹去眼泪时不甘心地大骂 “爱谁谁” 是了 你苦于不懂人情世故 苦于在人情冷暖前栽了跟...
    蜗牛sister阅读 2,454评论 0 0
  • 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总是在对身边的人说:最近过的好糟。但是每次吐槽的事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有些现在看起来不那么糟的事...
    Neo_zhang阅读 4,940评论 1 7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