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自卑感的理解,我的认知是自卑感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我是一直存有自卑感的,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婚后的生活,更是让我感到自卑,在别人的眼里,我是幸福的,有优越的生活环境,有足够的时间去奢侈……可是内心处的我,却是深深的自卑,因为外界因素决定不了内心的追逐,外表越光鲜内心越恐惧,这是我对自己的评价,因为老公工作的性质,一开始我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去迁就,但当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心中的恐慌情绪原来越茂盛,时间把心中仅存的爱意一点点的磨平了,当他说把爱情当成了亲情,自己是那么的无助和绝望,我这人很真实,从不掩藏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似乎把孩子当成了救命稻草,紧紧的抓住她,毫无顾忌的释放自己的情绪,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泄洪区,想想当时的行为,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自卑感太重了……“一个行为举止处处故意要凌驾他人之上的人,我们也可以怀疑他是为了隐藏自己的自卑感而装腔作势一番。”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希望改善自己的处境。只要一直保持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和满意的方法改善环境,从而使我们摆脱自卑。没有人能长久不变地忍受自卑感,他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弱小,他会跑到具有优越感的环境里去。他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强、更有能力,而是让自己在自我眼中显得更强大。然而这种自卑情结让我们的自卑心理越来越强大。
生命太短,我们的躯体太软弱,可是生活的问题却不断地要求更丰硕、更完美的答案。我们不停地提供我们的答案,然而,我们却绝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无论怎样,我们都要继续努力,而努力的前提则是与人合作,这样的奋斗才有意义、有希望,这样才能真正改善我们共同的境遇。
说到优越感,优越感指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性质或状态,是一种自我意识。大多数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拥有某种优越感,比方说职业优越感,长相上的优越感等。一般指自以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长于别人、强于别人的心理状态。人人都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它具有唯一性。它取决于个人所认同的人生意义,这种意义并非只是口头承诺,而是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中,它就像自创的美妙乐曲一样贯穿人的一生。我们对于优越感的追求同样是在暗中摸索而出的,它是我们的一种追求,是一种动力,而不是地图上的某一个静止的点。没有人能够说出自己优越感的目标是什么,也许他有自己的职业目标,但那只是人生目标的一部分。即使有了确定的目标,通向目标的途径也各不相同。A·阿德勒认为,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具有优越感的人,常常容易以不适当的方式(如高傲、固执、自我欣赏等)表现出这种心理状态。所以,对于任何人来说,我们都不能只看其表面。就像一个人可能改变他目标的实现方式一样,比如,他可以随意调换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寻找其潜在的一致性,即性格上的统一。人的性格不论以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都是固定不变的。只要确定了自己的具体目标,个人所有的行为也不会与之背离。个人的习惯和表现也都会完全遵循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