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颇与偏颇

新加入一个群,讲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常会有大爷在群里晒旧书。里面讲我们大国泱泱,科技早在多久就领先世界好多年什么的。我开始还在群里不时发一些惊叹的表情包,很快也就设置了消息免打扰。

每个人从自身经历自身看得书所认为好的箴言里得到了一个波动的思想。由这个思想去判断信息的正确或者错误,这是人体潜移默化沿袭许久的一套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我屏蔽了这个群,因为每次我听到这样的赞美之词,心里就会很难受。

或许他们讲的有一部分也确实如此。他们说:看到社会上不读易经的人竟然在做医生感觉很心痛。他们说:闲书百部,不如经书一卷。我这个喜欢闲书的人,心里猛地一惊。

易经我手上有一本,磕磕绊绊还没有读完,当然也没有很深刻地了解。所以我针对易经所讲的言论是偏颇的有失公允的,那么且不去讲它。

喜欢传统文化,喜欢晦暗天空下一抹长衫的留白,那里有清俊豪情,有满腹经纶,有闲情逸致。

里面的慢和中庸,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诗,经历时间空间的剧变,依然能在心里留下猛烈地一击,为着这一击,我们由衷地去赞叹,赞叹古典跟赞叹生命是一样的基调。我们是因为爱我们现在的生命才去唱这曲咏叹调的,并不是去背离它。

有一个大叔说:现在的书也有好的,但是我就是看不进去,旧书呢,因为排版和文言的关系,看得也是艰难。

这可能不是他的批判,是他的为难所在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